作者简介

不空三藏法师(705年~774年),音译“阿目佉跋折罗”,或称“不空金刚”,又名“智藏”。西域狮子国人(今斯里兰卡),另说为北天竺(北印度)人。为密宗祖师之一,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幼年出家为沙弥,14岁时在阇婆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师事金刚智,随同由海道乘船经广州,于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来到洛阳。在广福寺学习汉、梵文经论及律仪等。20岁受具足戒后,曾侍金刚智多次往返洛阳、长安两地,并参与译事和传五部密法。开元二十九年(741年),金刚智奉玄宗命归国,行至洛阳病故,不空料理其师丧葬后,承命以唐使名义由广州乘船赴师子国寻求密教典籍,于开元三十年到达,住于佛牙寺,和弟子含光等37人从普贤阿阇梨重受灌顶,学五部契印曼陀罗法、瑜伽护摩等三年。不空等人在师子国时,曾求获金刚顶部密教梵典和大小乘经论共100种,1200卷,以天宝五年(746年)回到洛阳,奉唐玄宗命住于净影寺,从事译经,并开坛灌顶。天宝九年(750年)时,玄宗准其归国,途中患疾,在韶州养病,未能继续前行。天宝十二年(753年),河西节度使、御史大夫、西平郡王哥舒翰奏请,敕下韶州,追还长安。一月后,又令赴河西,在威武开元寺进行译经、设坛灌顶等宗教活动,直到天宝十五年(756年)为止。在此四年之内,不空译出:《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三卷、《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五卷、《一字顶轮王瑜伽经》一卷、《一字顶轮王念诵仪轨》一卷及其它经咒等,由行军司马、礼部郎中李希言,节度判官、监察御史田良丘等笔受。是年夏天,奉诏返回长安,住在兴善寺继续译经和灌顶传法等活动,直到唐代宗李豫大历九年(774年)六月十五日病逝。不空生前出入宫廷,结纳权贵,历事三朝而显赫三代,以沙门身份达到妇主降阶,六宫罗拜,位列三卿之贵,并加特进,的确是“首出僧伦”之事。唐肃宗李亨当政时(756—761年),还“不斥其名,但称其号”。死后被李家王朝赠开府仪同三司、授司空、赐爵肃国公,谥大辩正广智三藏和尚。正如园照在《贞元释教录》一书中所说,是“先古未闻”之事。

不空一生所译的显密两部经论、仪轨、陀罗尼等和其它著述,共有171部215卷之多(贞元释教录中仅有111部143卷的记载)。在中国佛教史上,不空和鸠摩罗什、真谛、玄奘被誉为四大译师。在“开元三大士”中,不空也较金刚智和善无畏的影响为大。密宗的开创者名义上是善无畏,曾被尊之为“教主”,但实际上的创始人应属不空,他对密宗发展所起的作用,是远远地超过其祖其师的,正是所谓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当然,一方面是适应“开元盛世”的密宗特点,而重要的一面则是在密宗的经咒、仪轨、陀罗尼等翻译过程中,形成梵汉音译的严谨对音,这类音译为音韵、训诂等学的研究,保存下来一份较为丰富的语言学史料,把它称之为“不空学派”的卓越成就或贡献,似无不可。

密宗在唐代虽然盛极一时,但为时不久即趋于衰亡。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日本留学僧空海在长安青龙寺从不空弟子惠果受两部秘法,获传法大阿阇梨位。空海归国以后,创立了真言宗在日本流传下来,后被称为东密。

主要作品

  • 圣贺野纥哩缚大威怒王立成大神验供养念诵仪轨法品
  •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 法华曼荼罗威仪形色法经
  • 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仪轨音义
  • 一字顶轮王瑜伽观行仪轨
  • 观自在菩萨化身蘘麌哩曳童女销伏毒害陀罗尼经
  •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
  • 金刚顶胜初瑜伽经中略出大乐金刚萨埵念诵仪轨
  • 摄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经计一法中出无量义南方满愿补陀落海会五部诸尊等弘誓力方位及威仪形色执持三摩耶幖帜曼荼罗仪轨
  • 大圣曼殊室利童子五字瑜伽法
  • 佛说一切诸如来心光明加持普贤菩萨延命金刚最胜陀罗尼经
  • 总释陀罗尼义赞
  • 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
  • 毗卢遮那五字真言修习仪轨
  • 观自在大悲成就瑜伽莲华部念诵法门
  • 观自在菩萨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众生薰真如法
  • 佛说不空罥索陀罗尼仪轨经
  • 大圣天欢喜双身毗那夜迦法
  • 金刚顶瑜伽最胜秘密成佛随求即得神变加持成就陀罗尼仪轨
  • 摩诃毗卢遮那如来定惠均等入三昧耶身双身大圣欢喜天菩萨修行秘密法仪轨
  • 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
  • 金刚顶经金刚界大道场毗卢遮那如来自受用身内证智眷属法身异名佛最上乘秘密三摩地礼忏文
  • 成就梦想法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
  • 持咒仙人飞钵仪轨
  • 金刚顶经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