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上述记述的不同理解,造成了对伏羲出生地的争执。持“甘谷说”者认为,成纪属汉阳郡时,正是汉阳郡治于冀时。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汉阳郡治由平襄迁于冀(今甘谷)。据考证,“雷泽”即今甘谷川,此即“甘谷说”的依据。但是上述记述中,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伏羲的母亲华胥氏怀孕的地点就是在今甘谷,而伏羲是否出生于甘谷,则是较为模糊的,毕竟,“成纪属汉阳郡”并不等于“成纪就是汉阳郡”。而围绕成纪县治的迁移,便有了“天水说”“秦安说”“静宁说”。成纪在战国时便设县,秦朝统一时属于陇西郡,汉武帝增置天水郡,成纪从此归天水(东汉短暂改名汉阳)。北魏时,成纪县被废置,但是到北周又被恢复。唐朝时,县址被迁移到今天天水市秦州区,并成为秦州(天水郡)的州治。道光年间的《秦安县志》记述了成纪初建于治平川,后迁于显亲川,再入于秦州,此即成静宁说的依据。而成纪大多数时间治于秦安,遂有秦安说。成纪后迁于秦州,遂有天水说。但是这三方争论的成纪是战国时代建制的县,和古成纪是两个概念。要弄清楚伏羲的出生地,必须注意联系的看问题。

首先,可以肯定,伏羲的母亲华胥氏怀孕的地点是在甘谷。其出生地至少应该在甘谷附近或甘谷;其次,伏羲早期的主要活动踪迹大多集中于今天水境内;第三,汉阳郡前身是天水郡,是汉代分于陇西郡的一个郡,包括了今天水市五县全部、两区大部分、庄浪、静宁两县,通渭、陇西两县(陇西郡治狄道),面积大约3万平方公里;第四,伏、宓、风在古代是一个姓,伏姓今遍布全国,而集中于秦安县安伏乡。甘谷境内有古风台,秦安境内有风台、风谷,都留下了伏羲诞生和成长的痕迹。联系以上几点,基本可以认定,伏羲出生于今天水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