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乾道五年(1169)二月,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仅备顾问,签书枢密院事为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副长官。翌年,进官参知政事,即副相。过了1年,又兼任枢密院的长官——知枢密院事。

梁克家上任后,整饬兵备。当时,金宋虽已和议,但金兵不断挑起边衅。梁克家奏准孝宗,修筑楚州(州治山阳,今江苏淮安)州城,派重兵驻防,金兵不敢轻举妄动。在朝廷,他与虞允文密切合作。虞允文是仁寿(今属四川)人,抗金名将,时为宰相。梁、虞以国事为重,通力合作。但梁克家决不苟合。虞允文是主战派,而梁克家是主和派,虞允文建议遣兵出击,恢复中原。梁克家认为国力不足,不同意出兵。朝臣大都赞同虞允文的主张,孝宗也认同。梁克家见力争不得,遂上疏辞官。孝宗问他:“难道真的不能用兵吗?”梁克家道:“用兵以财为先,今国库空虚,怎可用兵?”孝宗改容说:“朕考虑一下。”第二天上朝,孝宗面谕梁克家:“朕终夜都在考虑你的主张,所言极是,不要走了吧。”梁克家遂留京继续任职。

第二年,即乾道八年,更定官职,定尚书仆射为左右相,孝宗任命虞允文为左丞相兼枢密使,梁克家为右丞相。虞允文推荐梁克家任左丞相兼枢密使,孝宗未准。数日后,虞允文又借口有病,荐举梁克家代替他的职位,孝宗还是不允。梁、虞二人同心协力,辅佐孝宗。一天,孝宗对宰相们说:“近日去德寿宫,太上皇颐养天年,十分愉快,朕回来后喜不自禁。”梁克家道:“尧未得舜时很忧愁,既得舜,心情就舒畅了。”虞允文接着说:“相比之下,在五帝之中,尧最为高寿。”孝宗高兴地说:“是的。”君臣同心,朝廷出现少有的和睦局面。

孝宗欲任用曹勋为枢密使,虞允文说曹勋人品卑下,不可用。不久,孝宗任用张说为签书枢密院事,右正言王希吕与监察官又纷纷上疏弹劾张说。孝宗大怒,手诏责斥王希吕,虞允文却把诏令交了回来,没有下达。孝宗更怒,梁克家见状,奏言:“希吕论张说,是他的职责;左相救希吕,是国家体制。”孝宗怒气渐消。

不久,虞允文辞相,梁克家一人秉政,他不畏权贵近戚,又不失和气。张说入枢密院时,有些人不同意,他出为签书枢密院事后,报复那些大臣,梁克家尽力救护。朝野称颂梁克家,号为“贤相”。

主要作品

  • 淳熙三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