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汤液经

作者: 伊尹 分类: 玄学五术
《伊尹汤液经》是原题商代伊尹著、汉代张机广论、杨绍伊考次、刘复(刘民叔)补修的一本伤寒金匮类中医文献;六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附录一卷;成书年代未详。

目录

辨脉法 简介 1/76 辨脉法 简介 2/76 辨脉法 平脉法上 3/76 辨脉法 平脉法上 4/76 辨脉法 平脉法下 5/76 辨脉法 平脉法下 6/76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上篇上 7/76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上篇上 8/76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上篇下 9/76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上篇下 10/76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中篇上 11/76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中篇上 12/76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中篇下 13/76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中篇下 14/76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下篇上 15/76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下篇上 16/76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下篇下: 此一篇共八条。千金翼方本悉无之。 17/76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下篇下: 此一篇共八条。千金翼方本悉无之。 18/76 病可发汗证第八 简介 19/76 病可发汗证第八 简介 20/76 病可发汗证第八 可发汗上篇 21/76 病可发汗证第八 可发汗上篇 22/76 病可发汗证第八 发汗后中篇 23/76 病可发汗证第八 发汗后下篇 24/76 病可发汗证第八 发汗后下篇 25/76 病不可下证第十一 简介 26/76 病不可下证第十一 不可下上篇 27/76 病不可下证第十一 不可下中篇 28/76 病不可下证第十一 不可下下篇上 29/76 病不可下证第十一 不可下下篇下 30/76 病不可下证第十一 不可下下篇下 31/76 病可下证第十二 可下上篇:此篇论阳明温病。 32/76 病可下证第十二 可下上篇:此篇论阳明温病。 33/76 病可下证第十二 可下下篇:此篇论寒温两感,汗下双解之法。 34/76 发汗吐下后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上篇上 35/76 发汗吐下后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上篇下 36/76 发汗吐下后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上篇下 37/76 发汗吐下后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中篇上 38/76 发汗吐下后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中篇下 39/76 发汗吐下后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中篇下 40/76 发汗吐下后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下篇上:附差后劳复 41/76 发汗吐下后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下篇上:附差后劳复 42/76 发汗吐下后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下篇下:阴阳易 43/76 发汗吐下后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下篇下:阴阳易 44/76 结胸痞第十四 结胸痞上篇 45/76 结胸痞第十四 结胸痞上篇 46/76 结胸痞第十四 结胸痞下篇上 47/76 结胸痞第十四 结胸痞下篇上 48/76 结胸痞第十四 结胸痞下篇下 49/76 呕吐哕第十六 呕吐哕上篇 50/76 呕吐哕第十六 呕吐哕上篇 51/76 呕吐哕第十六 呕吐哕下篇上 52/76 呕吐哕第十六 呕吐哕下篇下:吐蛔 53/76 吐利第十七 吐利上篇 54/76 吐利第十七 吐利下篇 55/76 下利第十八 下利上篇 56/76 下利第十八 下利中篇上 57/76 下利第十八 下利中篇下 58/76 下利第十八 下利中篇下 59/76 下利第十八 下利下篇 60/76 下利第十八 下利下篇 61/76 心下悸第二十二 心下悸上篇 62/76 心下悸第二十二 心下悸下篇 63/76 发黄第二十八 发黄上篇 64/76 发黄第二十八 发黄上篇 65/76 发黄第二十八 发黄中篇 66/76 发黄第二十八 发黄下篇 67/76 风水皮水黄汗肺胀第三十 风水皮水篇 68/76 风水皮水黄汗肺胀第三十 黄汗篇 69/76 风水皮水黄汗肺胀第三十 肺胀篇 70/76 风水皮水黄汗肺胀第三十 肺胀篇 71/76 刚痉柔痉项背强第三十二 刚痉柔痉篇 72/76 刚痉柔痉项背强第三十二 项背强篇 73/76 咽痛第三十三 咽痛上篇 74/76 咽痛第三十三 咽病下篇 75/76 咽痛第三十三 咽病下篇 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