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作者: 郭沫若 分类: 学术杂记
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史学论著。郭沫若著。1930年出版。1947年上海群众出版社修订出版。自序称,本书的性质可以说就是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续篇,“研究的方法便是以它为响导”。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本书系统地研究了先秦历史,从渔猎、畜牧、耕种、工艺、贸易等社会生产活动中,找出了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和相应的法律、政治制度,以及社会意识形态;从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革,阶级的产生与对立...

目录

新版引言 1/44 新版引言 2/44 自序 3/44 解题 4/44 导论 中国社会之历史的发展阶段 5/44 发端 6/44 发端 7/44 第一章 《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 8/44 第一章 《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 9/44 第二章 《易传》中辩证的观念之展开 10/44 序说 11/44 序说 12/44 第一章 由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的推移 13/44 第一章 由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的推移 14/44 第二章 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推移 15/44 第二章 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推移 16/44 序说 卜辞出土之历史 17/44 第一章 社会基础的生产状况 18/44 第二章 上层建筑的社会组织 19/44 一 序说 20/44 一 序说 21/44 二 周代是青铜器时代 22/44 二 周代是青铜器时代 23/44 三 周代彝铭中的奴隶制度 24/44 三 周代彝铭中的奴隶制度 25/44 四 周代彝铭中无井田制的痕迹 26/44 四 周代彝铭中无井田制的痕迹 27/44 五 周代彝铭中无五服五等之制 28/44 六 彝铭中殷周的时代性 29/44 七 余论 30/44 一 殷虚之发掘 31/44 一 殷虚之发掘 32/44 二 由《 彝考释》论到其他 33/44 三 附庸土田之另一解 34/44 四 “ 令簋”考释 35/44 五 明保之又一证 36/44 五 明保之又一证 37/44 六 古金中有称男之二例 38/44 七 古代用牲之最高纪录 39/44 八 殷虚中无铁的发现 40/44 八 殷虚中无铁的发现 41/44 九 夏禹的问题 42/44 十 “旧玉亿有百万” 43/44 后记 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