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新唐书

作者: 欧阳修 分类: 历史传记
《新唐书》,记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宋欧阳修、宋祁等撰。嘉祐五年(1060)成书。二百二十五卷。分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记载唐代二百九十年历史。此为《新唐书》白话文。

目录

《新唐书》简介 1/200 高祖本纪 2/200 太宗本纪 3/200 高宗本纪 4/200 则天顺圣武皇后本纪 5/200 中宗本纪 6/200 睿宗本纪 7/200 玄宗本纪 8/200 肃宗本纪 9/200 代宗本纪 10/200 德宗本纪 11/200 顺宗本纪 12/200 宪宗本纪 13/200 穆宗本纪 14/200 敬宗本纪 15/200 文宗本纪 16/200 武宗本纪 17/200 宣宗本纪 18/200 懿宗本纪 19/200 僖宗本纪 20/200 昭宗本纪 21/200 哀帝本纪 22/200 文德长孙皇后传 23/200 徐贤妃传 24/200 王皇后传 25/200 韦皇后传 26/200 上官昭容传 27/200 杨贵妃传 28/200 张皇后传 29/200 懿安郭太后传 30/200 江夏王李道宗传 31/200 河间王李孝恭传 32/200 庐江王李瑗传 33/200 淮安王李神通传 34/200 胶东王李道彦传 35/200 隐太子李建成传 36/200 巢王李元吉传 37/200 常山王李承乾传 38/200 濮王李泰传 39/200 庶人李佑传 40/200 嗣曹王李皋传 41/200 永王李聑传 42/200 太平公主传 43/200 安乐公主传 44/200 薛举传 45/200 李轨传 46/200 高开道传 47/200 萧铣传 48/200 辅公礻石传 49/200 沈法兴传 50/200 李子通传 51/200 梁师都传 52/200 刘文静传 53/200 裴寂传 54/200 屈突通传 55/200 张公谨传 56/200 秦琼传 57/200 唐俭传 58/200 段志玄传 59/200 刘弘基传 60/200 程知节传 61/200 丘和传 62/200 丘行恭传 63/200 温大雅传 64/200 温彦博传 65/200 温廷筠传 66/200 李嗣真传 67/200 杜伏威传 68/200 王雄诞传 69/200 苑君璋传 70/200 罗艺传 71/200 王君廓传 72/200 侯君集传 73/200 张亮传 74/200 薛万均传 75/200 高俭传 76/200 窦威传 77/200 窦轨传 78/200 房玄龄传 79/200 杜如晦传 80/200 魏征传 81/200 王聀传 82/200 李纲传 83/200 李大亮传 84/200 李迥秀传 85/200 封伦传 86/200 裴矩传 87/200 宇文士及传 88/200 阎立德传 89/200 阎立本传 90/200 萧聁传 91/200 令狐德棻传 92/200 李延寿传 93/200 张玄素传 94/200 于志宁传 95/200 张行成传 96/200 张易之、张昌宗传 97/200 长孙无忌传 98/200 上官仪传 99/200 陈子昂传 100/200 刘仁轨传 101/200 裴行俭传 102/200 裴光庭传 103/200 娄师德传 104/200 祝钦明传 105/200 冯盎传 106/200 苏定方传 107/200 薛仁贵传 108/200 程务挺传 109/200 唐休聇传 110/200 王聈传 111/200 柳泽传 112/200 徐有功传 113/200 徐商传 114/200 狄仁杰传 115/200 郝处俊传 116/200 王纟林传 117/200 韦思谦传 118/200 裴炎传 119/200 张廷聀传 120/200 韩思复传 121/200 李渤传 122/200 裴聎传 123/200 白居易传 124/200 桓彦范传 125/200 敬晖传 126/200 张柬之传 127/200 刘幽求传 128/200 崔日用传 129/200 王琚传 130/200 王毛仲传 131/200 陈玄礼传 132/200 李峤传 133/200 姚崇传 134/200 宋聇传 135/200 苏瑰传 136/200 苏耮传 137/200 张说传 138/200 张九龄传 139/200 裴耀卿传 140/200 齐聕传 141/200 严挺之传 142/200 崔隐甫传 143/200 李勉传 144/200 李石传 145/200 吴兢传 146/200 韦述传 147/200 张守聀传 148/200 宇文融传 149/200 韦坚传 150/200 杨慎矜传 151/200 哥舒翰传 152/200 高仙芝传 153/200 封常清传 154/200 李光弼传 155/200 郭子仪传 156/200 李嗣业传 157/200 房琯传 158/200 李泌传 159/200 苗晋卿传 160/200 裴冕传 161/200 裴遵庆传 162/200 崔光远传 163/200 邓景山传 164/200 崔讳甫传 165/200 崔植传 166/200 崔統传 167/200 元结传 168/200 来調传 169/200 崔宁传 170/200 元载传 171/200 杨炎传 172/200 鲁炅传 173/200 辛云京传 174/200 辛京杲传 175/200 刘晏传 176/200 第五琦传 177/200 常衮传 178/200 段秀实传 179/200 颜真卿传 180/200 李晟传 181/200 李愿传 182/200 李宪传 183/200 李听传 184/200 王亻必传 185/200 浑蠨传 186/200 浑镐传 187/200 188/200 杨朝晟传 189/200 戴休颜传 190/200 阳惠元传 191/200 阳..传 192/200 李元谅传 193/200 李观传 194/200 杜希全传 195/200 邢君牙传 196/200 陆贽传 197/200 韦正贯传 198/200 刘辟传 199/200 2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