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中国历史讲义

作者: 王伯祥 分类: 历史传记
《开明中国历史讲义》是开明众多课本和讲义中的重要一种,是文史研究大家王伯祥、宋云彬写给大众的历史读本。该书初版于1934年,内容大体以时间、朝代为序,将中国历史分为78个主题,每个主题为一讲,把朝廷递嬗、民族融合、疆土开拓、文化演进、社会状况、政治制度、学术思想变迁、外交局势转移等,作扼要叙述,浓缩了自史前传说时代直至1932年一·二八抗战时的上下五千年中国史。

目录

第一讲 传说中的古史 1/78 第二讲 黄帝的建国 2/78 第三讲 尧舜禅让与洪水 3/78 第四讲 夏商的政教 4/78 第五讲 周初的封建 5/78 第六讲 春秋与战国 6/78 第七讲 周朝的制度 7/78 第八讲 诸子争鸣与其背景 8/78 第九讲 秦朝的统一 9/78 第十讲 先秦时代的外族 10/78 第十一讲 群雄覆秦与楚汉相争 11/78 第十二讲 汉初的事变 12/78 第十三讲 黄老之治与儒家独尊 13/78 第十四讲 汉武帝的功业 14/78 第十五讲 外戚专权与新莽篡国 15/78 第十六讲 汉室的再建 16/78 第十七讲 清议与党锢 17/78 第十八讲 佛教的传入 18/78 第十九讲 道教的创设与黄巾的动乱 19/78 第二十讲 两汉的制度 20/78 第二十一讲 两汉与外族的关系 21/78 第二十二讲 三国的鼎立 22/78 第二十三讲 晋的统一与八王之乱 23/78 第二十四讲 五胡乱华与晋室东迁 24/78 第二十五讲 南北朝的对立及其演化 25/78 第二十六讲 隋之统一与南北文化的协调 26/78 第二十七讲 隋唐的过渡与唐太宗的功业 27/78 第二十八讲 唐初的域外交通与外教的传入 28/78 第二十九讲 武后的活动与时局 29/78 第三十讲 开元天宝的政治及其影响 30/78 第三十一讲 方镇构兵与朋党倾轧 31/78 第三十二讲 宦官弑立与朱温篡唐 32/78 第三十三讲 隋唐的制度与学术 33/78 第三十四讲 五代的迭更与十国的错列 34/78 第三十五讲 契丹的强盛与内侵 35/78 第三十六讲 宋的统一与初政 36/78 第三十七讲 宋辽澶渊之盟 37/78 第三十八讲 西夏的由来及其与宋辽的交涉 38/78 第三十九讲 王安石与新法 39/78 第四十讲 元祐党争及其影响 40/78 第四十一讲 约金攻辽与徽钦被掳 41/78 第四十二讲 宋室南渡与对金和战之频更 42/78 第四十三讲 理学的风行与庆元党禁 43/78 第四十四讲 蒙古的兴起与夏金的灭亡 44/78 第四十五讲 蒙古大举西征的威力 45/78 第四十六讲 宋室之亡与元兵出海 46/78 第四十七讲 宋代的制度与文物 47/78 第四十八讲 元代的政治及其影响 48/78 第四十九讲 元末革命的纷起 49/78 第五十讲 辽金元的制度 50/78 第五十一讲 明太祖的开国方略 51/78 第五十二讲 明成祖的刻忌与事功 52/78 第五十三讲 元裔的扰边与明廷的应付 53/78 第五十四讲 倭寇与朝鲜战争 54/78 第五十五讲 明代的宦官权臣与党祸 55/78 第五十六讲 满清的兴起 56/78 第五十七讲 天主教的传来及其影响 57/78 第五十八讲 流寇覆明与清人入关 58/78 第五十九讲 明代的制度与学术 59/78 第六十讲 清初的政略与武功 60/78 第六十一讲 鸦片战争的惨败 61/78 第六十二讲 太平天国的革命与捻回的响应 62/78 第六十三讲 英法联军与中俄交涉 63/78 第六十四讲 东南藩属的丧失与沿海港湾的租借 64/78 第六十五讲 义和团与《辛丑和约》 65/78 第六十六讲 日俄战争及其影响 66/78 第六十七讲 预备立宪的前因后果 67/78 第六十八讲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68/78 第六十九讲 清代的制度 69/78 第七十讲 清代的学术 70/78 第七十一讲 两度帝制运动的失败 71/78 第七十二讲 民三中日交涉到华府会议 72/78 第七十三讲 从五四运动到五卅运动 73/78 第七十四讲 军阀混战与国民革命 74/78 第七十五讲 国民政府的确立 75/78 第七十六讲 外交局势的转变 76/78 第七十七讲 日帝国主义的武力侵略 77/78 第七十八讲 最近中国经济现状的鸟瞰 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