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的图书作品

找到 4796 本图书

有效思维

外国名著 佚名

英国哲学家L.S.斯泰宾创作的哲学著作,初稿基于1936年学术报告扩展而成,1930年代整理成书,全书以“有效思维如何促进民主社会”为主线,系统分析人类思维因无意识偏见、语言模糊性及宣传手段导致的认知偏差,提出“罐头思维”等概念批判固化模式。通过剖析比喻误用、数字误解、群体心理等案例,强调逻辑训练与...

查看详情

1933,聆听民国

类书文集 佚名

1932年11月1日,杂志主编胡愈之向全国各界知名人士发函400余份,提出两个问题: 一是“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请描写一个轮廓或叙述未来中国的一方面)?” 二是“先生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梦想(这梦想当然不一定是能实现的)?” 由此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规模空前的“新年的梦想”。征“梦”活动激起热烈...

查看详情

中医药学概论

玄学五术 佚名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专为中医药学习者打造的经典教材,由白永波、刘景源、姜典华、樊正伦联合编写,史常永担任审阅,于 1986 年由光明日报社正式出版。该书以通俗易懂的表述和系统完整的知识架构,成为中医药入门学习的重要读物,深受函授学员及中医药爱好者的青睐。 教材除绪论与附录外,共设十章核心内容,全面覆盖中...

查看详情

名医医案选读

玄学五术 佚名

《名医医案选读》是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的教材之一,由李景荣、苏礼、姜晓等主编。全书分为隋唐五代以前、宋金元时期、明代、清代、民国时期、现代医案等六章。每章前有概说,介绍该时期医案概况及特点。医案排列以医家生活年代先后为序,跨越两个时代的医家医案,以该案形成时代为划分标准排入相应章节。 共选录古今 157...

查看详情

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基础)

玄学五术 佚名

该书以唐代王冰次注、林亿新校正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为底本,系统收录唐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和明代张介宾《类经》的注文,形成「一底本三注本」的独特编纂体系。王玉兴教授恪守「述而不作」的古训,借鉴《史记三家注》的经典体例,将三位医家的注解按经文顺序并行排列,既保留各注本的学术特色,又通过对比参照...

查看详情

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临床)

玄学五术 佚名

该书以唐代王冰次注、林亿新校正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为底本,系统收录唐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和明代张介宾《类经》的注文,形成「一底本三注本」的独特编纂体系。王玉兴教授恪守「述而不作」的古训,借鉴《史记三家注》的经典体例,将三位医家的注解按经文顺序并行排列,既保留各注本的学术特色,又通过对比参照...

查看详情

黄帝内经素问三家注(运气)

玄学五术 佚名

该书以唐代王冰次注、林亿新校正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为底本,系统收录唐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和明代张介宾《类经》的注文,形成「一底本三注本」的独特编纂体系。王玉兴教授恪守「述而不作」的古训,借鉴《史记三家注》的经典体例,将三位医家的注解按经文顺序并行排列,既保留各注本的学术特色,又通过对比参照...

查看详情

中医眼科学

玄学五术 佚名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主编的《中医药学概论》(1986 年光明日报社出版,白永波等编写、史常永审阅),是高等中医函授的专业基础课教材,承担衔接普通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的作用,为学习者钻研中医理论和临床各科打基础。 全书包含绪论、十章核心内容及附录。绪论梳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唯物辩证观与基本特点;正...

查看详情

中药诊断方剂口诀

玄学五术 佚名

《口诀》作为必修课的内容,要求学员熟记,是反映中医教育自身规律的一种做法,以引导初学者重视中医临床基本功的训练为宗旨。诊察与辨证论治的方法,药性与方剂的主治等知识和技能,时刻伴随着中医师的医疗生涯,是中医临床基本功。只有打好基本功,并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运用基本功的技能,才能把自己造就成为合格的临床中医...

查看详情

天堂与五月

诗词戏曲 佚名

现代新诗集。邵洵美著,上海光华书局1927年11月初版。为“狮吼社丛书”之一。收新诗33首。集前有诗人写于1926年11月1日的《序诗》1首及《自序》。诗集的扉页上题为“给佩玉”。33首诗分为“天堂之什”和“五月之什”两个部分。这些诗的写作时间是1925年左右,大多数作于英国、法国和归国途中的地中海...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