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杂记 分类图书

找到 1968 本图书

中国画学浅说

学术杂记 诸宗元

诸宗元认为,历代论书者往往 “陈义过高,不切今用” 或 “词旨渊雅,难于通俗”,论画则或总论,或专论,或偏于鉴赏,不易为后学提供借鉴。因此,他试图以浅近的文字、直白的文风编写《中国画学浅说》,“意在便于实习”,将自己的研习实践心得融入其中,为中国画爱好者提供入门指导。该书包含例言、绪论、画体之分别、...

查看详情

目录学

学术杂记 刘咸炘

《目录学》是刘咸炘在四川教授目录学课程时的讲义,该书分著录、存佚、真伪、名目、篇卷、部类、互著别裁、次第、题解、版本、校勘、格式、文字、末论共 14 篇,是较为完整的目录学讲章。刘咸炘提出 “明统知类” 的目录学观,主张重新整理四部,强调目录学在揭示学术统系和类别关系方面的重要性,拓展了目录学的研究...

查看详情

叶鋆生谈文字与书道

学术杂记 叶鋆生

叶鋆生视 “文字” 与 “书道” 为中国文化传承的一体两面,前者是根基,后者是含学统与审美实践的学问体系,二者共筑理解传统文化的枢纽。 书中提出,研究人文史先通文字,其研究要兼顾形、音、义,先掌整体再深耕。《说文解字》为文字学大宗,“六书” 是解析文字构造与用法的关键:象形、指事为 “文”,是造字基...

查看详情

中国绘画史

学术杂记 陈师曾

近代中国绘画史研究的开山之作,陈师曾,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来自江西义宁(今江西省修水县),是一位著名的美术家与艺术教育家。 这本书源于陈师曾在艺校讲授中国绘画史时的授课讲义,在他去世后得以刊印出版。全书共分三编,系统地介绍了从三代以下至明清两代的绘画艺术历史。其中,第一编为上古史,分六章叙述了...

查看详情

续校雠通义

学术杂记 刘咸炘

刘咸炘继章学诚《校雠通义》而作的目录学专著,共十七篇,初稿成于 1919 年,1928 年在成都大学讲授目录学时修订出版,收入《推十书》。刘咸炘(1896—1932),字鉴泉,四川成都人,近代目录学与史学名家,学术上承章学诚,主张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并以 “明统” 补 “知类”。全书十七篇,系...

查看详情

旧书录

学术杂记 刘咸炘

刘咸炘所著的一部校雠目录学著作。刘咸炘(1896-1932),字鉴泉,别号宥斋,四川双流人,是近代著名的学者。他的著作总名为《推十书》,内容涵盖经、史、子、集等多个领域,《旧书录》就是其中关于校雠目录之学的著作之一。刘咸炘治学先从校雠目录学入手,着重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旧书录》体现了他在这方...

查看详情

广校雠略

学术杂记 张舜徽

校雠学专著。张舜徽著。1945年自刊本。1963年中华书局重版,增附《汉书艺文志释例》、《毛诗故训传释例》、《世说新语注释例》3种。张舜徽,历史学家、文献学家。中国湖南沅江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著作还有《说文解字约注》、《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中国文献学》、《清人文集...

查看详情

汉书艺文志通释

学术杂记 张舜徽

张舜徽对《汉书·艺文志》进行系统阐释的学术著作,该书继承传统注释体例,通过校勘文字、注解词义、考辨源流等方式,全面解析中国现存最早的文献目录《汉书·艺文志》的六略分类体系及学术价值。书中对刘歆《七略》分类原则、"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理念进行深入阐释,被多所高校列为文献学专业推荐书目。相关研究...

查看详情

中国文学概要

学术杂记 曹聚仁

成书于1954年至1956年间,原为香港世界出版社发行的中学生课外读物,通过十讲内容梳理从《诗经》《楚辞》至近代散文的文学流变,采用竹夫人、字纸簏等比喻辨析古今文学概念的差异。起笔自1954年冬,结稿于1956年春,同年由香港世界出版社刊行。此著不似通常教科书般开纲拉目,而是以问题学理贯穿始终。其开...

查看详情

小说新语

学术杂记 曹聚仁

《小说新语》为香港南苑书屋初版于1964年,系作者写作计划“文艺近思录”的一部分。作者谈论国内外小说,不作面目严肃的注解、品第,而是专写“自己所了解的、所欣赏的、所体会的”,不骛面面俱到,唯求别具只眼。体类近乎传统札记,文笔则仿佛“文艺国”游记,自开生面,使人读来每有会意。...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