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戏曲 分类图书

找到 1591 本图书

续诗话

诗词戏曲 司马光

宋代司马光作。又名《司马温公诗话》、《司马光诗话》、《司马君实诗话》、《司马太师诗话》、《迂叟诗话》。1卷,共28则。光有《传家集》已著录。为续欧阳修《六一诗话》而作,亦偏于记事。所记诗人轶事,有价值珍贵者,所下断语,极见眼光不凡。据作者自称,欧阳修的“《诗话》尚有遗者,欧阳公文章名声虽不可及,然记...

查看详情

紫薇诗话

诗词戏曲 吕本中

一名《东莱诗话》、《东莱紫薇诗话》。宋吕本中著。一卷,八十九则。其论诗美学观点,基本倾向于江西诗派。主张学李商隐,强调学习前人诗,须独专执着于一人,熟读观摹,方能有异于众人。追求独立的审美风格,但又忽视对生活的体察。又推崇黄庭坚,认为在学其诗时,独专学杜甫,也表现其对美学风格多样化的提倡:“不主一家...

查看详情

渔洋诗话

诗词戏曲 王士祯

诗话。清王士祯(1634—1711)撰。三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此编成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总二百八十二条。士禛号渔洋山人,故名。三卷。论诗遵司空图《诗品》和严羽《沧浪诗话》理论,创“神韵说”,极力推崇王维、孟浩然诗中清远闲淡意境。对当时诗歌创作和理论影响很大。因过分追求不可捉摸的...

查看详情

岁寒堂诗话

诗词戏曲 张戒

诗论。南宋人张戒撰。二卷。戒字定复,绛州正平(今山西新绛)人。生卒年未详。北宋宣和末年(1125)进士。南渡后官至司农少卿。力主恢复中原,遭秦桧排挤打击,放逐后不知所终。原书已佚。今本系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较完善。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收有上下两卷。张戒论诗时以儒家正统的文艺思想为准绳,倡导儒家...

查看详情

历代诗话

诗词戏曲 吴景旭

清吴景旭撰。八十卷。以天干数分为十集。甲集六卷,评论《诗经》,乙集六卷,评论《楚辞》,丙集九卷,评赋,丁集六卷,评古乐府,戊集六卷,评汉魏六朝诗,己集十二卷,评杜甫诗并考订其谱系,庚集九卷,评唐诗,辛集七卷,评宋诗,壬集十卷,评金、元诗,癸集九卷,评明诗。其体例仿陈耀文《学林就正》,“先列旧说于前,...

查看详情

后山诗话

诗词戏曲 陈师道

又称《后山居士诗话》或《陈无己诗话》。诗论专著。宋陈师道撰。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七别集类中著录《后山集》时称《诗话》一卷,而同书卷二十二文史类下又著录《后山诗话》二卷。一卷本与二卷本无大异。书中对苏轼、黄庭坚的创作俱有不满之词,与陈氏思想、创作倾向不符,且记有陈师道身后之事,故南宋陆游疑非...

查看详情

二老堂诗话

诗词戏曲 周必大

诗话。南宋周必大(1126—1204)撰。一卷。必大有《文忠集》已著录。此编总四十六题,题各成篇,以记诗坛轶事为主,于考释诗句,训字词、明典故、查出处,极见功力。是书为偏重训释词句之诗话。有《历代诗话》本。著于周必大晚年,即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至嘉泰四年(1204)间,原载其《平园集》中,系...

查看详情

围炉诗话

诗词戏曲 吴殳

诗论。清人吴乔撰。六卷。乔一名殳,字修龄,江苏昆山人。生卒年未详,约生活于顺治间。此编《四库总目提要》作八卷,不知所据。通行本为六卷。有吴氏自序及黄廷鉴、张海鹏跋。因作者于康熙二十年(1681)“与东海诸英俊围炉取暖”,“驰高论,发大笑”,“有及于吟咏之道者”,故以“围炉”名。有《清诗话续编》本。此...

查看详情

䂬溪诗话

诗词戏曲 黄彻

《䂬溪诗话》十卷,宋黄彻常明撰。《书录解题》谓是莆田人,而《八闽通志》则云邵武人,举绍兴十五年进士,殆家本莆田而占籍于邵武者也。编中持论多本少陵。自言官辰、沅逾年。顾志州郡官师者,不载姓氏,集亦失传。其送弟诗句云:“就舍勿令人避席,过江莫与马同船。”语浅情真,不失风雅之旨矣。康熙戊子三月,小长芦朱彝...

查看详情

竹坡诗话

诗词戏曲 周紫芝

一名《竹坡老人诗话》、《周少隐诗话》。宋周紫芝撰。一卷,一作三卷,均为八十二条。紫芝有《竹坡词》已著录。此编原本百条,今存仅八十条(《说郛》本仅十六条,系残本)。其成书时间,可能在周紫芝于六十一岁(1142)始得官以前。书后有论兼跋,作于丁亥年(1167),称“镂板于郡”,“贻传未见之书”,可能即其...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