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的佛教

作者: 圣严 分类: 佛学宝典

佛教相信超度亡灵的功用吗?

不用说,佛教是相信超度作用的。

不过,超度的功用,也有一定的限度,超度只是一种次要的力量,而不是主要的力量。所以修善的主要时间是在各人的生前,若在死后,由活人超度死人,虽以修善的功德回向给死人,地藏经中说,死人也仅得到七分之一的利益,其余的六分,乃属活人所得。

同时,正信的佛教,对于超度的方式,跟民间习俗的信仰,也颇有出入。所谓超度,乃是超生乐土而度脱苦趣的意思,是仗著家属亲友们为其所修善业力量的感应,并不是僧尼诵经的本身有著超度的功能,乃是藉著超度者的善业及诵经者的修持而起的感应。

因此,正信的佛教,超度工作的主体不是僧尼,而是亡者的家属。亡者的家属,若能在亡者临终之际将亡者心爱的东西,供奉三宝,施舍贫穷,并且使得亡者明白代他作了如此的功德,那对亡者的死后,有著很大的帮助。那是由于一念的善业感应,以及临终之际的心境安慰,所以他的业识也将感生善处。这是物以类聚的原理,不能说是迷信。若于亡者死后,儿女家属以恳切虔敬之心,斋僧布施,作大善业,以其殷勤的孝心,也可感应亡者的超生,但此已经不如在亡者未死之前所作的受用大了。唯其孝心至诚,如地藏救母那样的发大悲愿,愿为救母而生生世世救度苦海的众生,凭这伟大的愿力,尚可感通亡者,减少乃至灭除亡者的罪业,这不是无理的迷信,而是由于大孝心及大愿心的感通,使得超度者的心力愿力,化入感通了被超度者的业力,乃至彼此连通一气,所以能够超度。所以,在正信的佛教,死人的家属,若要荐拔亡者,乃是供养三宝及布施贫穷,并不一定要求僧尼诵经,僧尼接受布施供养,仅为斋供者祝愿而已;因僧尼诵经是日常的恒课,诵经是一种修持,也是为求明白修持的方法,目的不是超度亡者,施主供僧的功德,是由于成就了僧尼的修持生活而来,不是由于计工折价的诵经而来。佛教中虽有指示以诵经来超度亡者,那是希望各人亲自诵经,万一自己不会诵经,或以为自己诵的太少,才请出家人代诵。其实,僧尼是为佛法的住世及化世而设,不是专为超度亡灵而设。

诵经的功德,是由于信仰佛法并修持佛法而来,所以并不限于僧尼才可诵经,更不是一定要在人死之后,才来诵经。

再说,超度的期限,最好是在死了七七四十九日之前;因为佛教相信,就凡夫而言,除了福业特别大的人,死后立即上生六欲天,定业深的人,死后立即上生禅定天,罪业特别重的人,死后立即堕地狱,至于一般的人,死了之后尚有四十九日的缓冲期间,等待业缘的成熟,再决定轮回的去向。在这期间,如有男女家属以供养三宝及斋僧布施的功德为之回向超度,亡者便会由于善业功德的感应而得到超生的帮助,促成生于善道如人间天上之因缘的成熟。过了四十九日之后,已经随著亡者自己的业力而去投生,那时再作超度的功德,只能增加他的福力,或减少他的苦难,但已不能改变他已经投生的处所了。

不过也有例外,如果是枉死,或者死得凄惨,由于怨结不解,他们纵然已经化生鬼道,还会在人间作祟,这就是通常传闻的「闹鬼」。这样的情形,需要诵经超度(向其说法使其知所去处),佛力引荐往生善道。佛教通常称鬼道众生为「饿生」或「饿鬼」,所以往往用密法的咒力加持,变食施食的口及蒙山,对于平安鬼类的作祟,有特别显著的效验,这种功能的佛事,对于其他的宗教──神教而言,他们简直没有办法。

当然,以上是就佛教本身的立场而说,事实上,向来请僧尼做佛事的中国人,未必就是佛教徒,甚至是不折不扣的儒者,如近人唐君毅先生,他是著名的新儒学者,但他母亲去世之后,仍到香港的寺院中做佛事,并把灵位供在佛寺中,他因自叹他的哲学,在这一方面用不上力,所以仍抱著「祀如在」的儒家观念,寻求「慎终追远」的安慰。像这样的例子,可谓极多,如要他们完全照著佛教的观念来做,恐怕不易,所以这是中国佛教必须求一解决途径的一大课题。

图书目录

自序 1/73 再序 2/73 正信的佛教是什么? 3/73 佛陀是创世主吗? 4/73 佛陀是甚么? 5/73 宇宙和生命是从那里来的? 6/73 菩萨怎么讲? 7/73 什么叫大乘和小乘? 8/73 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吗? 9/73 佛教的基本教理是甚么? 10/73 佛教的根本教条是甚么? 11/73 信仰佛教必须吃素吗? 12/73 佛教对于烟酒赌博的看法怎样? 13/73 信仰佛教必须出家吗? 14/73 佛教的信徒共有多少等级? 15/73 怎样成为一个佛教徒呢? 16/73 佛教为什么要信仰三宝? 17/73 娼妓屠宰渔猎贩酒等人可以信佛吗? 18/73 佛教相信忏悔吗? 19/73 佛教相信天堂与地狱吗? 20/73 佛教相信阎王吗? 21/73 佛教相信超度亡灵的功用吗? 22/73 佛教相信功德可以回向给他人吗? 23/73 佛教相信轮回是确实的吗? 24/73 佛教相信灵魂的实在吗? 25/73 佛教崇拜神鬼吗? 26/73 佛教徒相信祈祷的功能吗? 27/73 佛教是主张焚烧纸库锡箔的吗? 28/73 佛教深信因果定律的正确性吗? 29/73 佛教徒都愿往生极乐世界吗? 30/73 佛教重视神迹吗? 31/73 佛教是崇拜偶像的吗? 32/73 佛教徒是反对自杀的吗? 33/73 佛教是厌世与出世的宗教吗? 34/73 从信佛到成佛需要多少时间呢? 35/73 立地成佛是真的吗? 36/73 佛教对于现实人间的前途是悲观的吗? 37/73 劫是甚么意思? 38/73 大千世界怎么讲? 39/73 佛教的修持方法是甚么? 40/73 佛教是主张苦行的宗教吗? 41/73 六根清净怎么讲? 42/73 那么,为什么要称为六根清净呢? 43/73 四大皆空怎么讲? 44/73 佛教徒是不孝顺父母的吗? 45/73 佛教是重男轻女的吗? 46/73 佛教是反对家庭制度的吗? 47/73 佛教徒可跟异教徒通婚吗? 48/73 佛教徒必须要行佛化婚礼吗? 49/73 佛教徒可以离婚吗? 50/73 佛教以为婴儿可以信佛吗? 51/73 佛教反对节制生育吗? 52/73 佛教徒有国家观念吗? 53/73 佛教徒能够参加军政工作吗? 54/73 佛教是和平主义的宗教吗? 55/73 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吗? 56/73 佛教共有多少宗派? 57/73 唯识就是唯心吗? 58/73 禅宗就是禅定吗? 59/73 甚么叫做顿与渐? 60/73 最好修学哪一宗? 61/73 佛教徒对于全部佛经的态度怎样呢? 62/73 佛教的典籍真是难懂难读的吗? 63/73 佛教徒禁看异教的书籍吗? 64/73 佛教以为异教徒是罪人吗? 65/73 佛教的苦相当于基督教的罪吗? 66/73 佛教相信上帝的存在吗? 67/73 佛教对于中国的贡献是甚么? 68/73 佛教的真理是甚么? 69/73 和尚、尼姑、居士是甚么? 70/73 禅师、律师、法师是甚么? 71/73 罗汉、菩萨、佛陀是甚么? 72/73 附注 73/73
上一章 书籍详情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