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灯全书

作者: 霁仑超永 分类: 佛学宝典

续藏经 五灯全书目录

 清 超永编辑

间甞流览释氏之书。立教虽主於空寂。而其戒欺去妄。蠲忿窒欲。亦与劝善惩恶之道。葢无殊指焉。自宗门教兴。曹溪而下五派迭衍。各有撰述。宋景德以後。裒集为传灯诸录嗣是。又举挈要领。汇成一编。是为五灯会元。洎乎本朝沙门海宽。念其支派繁衍。自宋金元明数百年来。传述阙然。乃着缵续一书。今圣感寺僧超永。复虑谱牒渐棼。闻见不一。用是旁蒐博考。折衷於二编。而参订之。删其烦芜。增所未备。以成全书。其用心也。可谓勤矣。至於简牍所载互相印证之语。罕譬曲喻。为说甚夥。而其大指要归。亦惟欲祛迷惑。以复性真。不越乎闲邪存诚牗人为善之意。匪仅有裨於禅宗教旨而已也。故为之序。

康熈三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五灯全书目序

恭惟盛朝开国以来国家之治。超於三代。凡事关教化。咸与阐扬。僧史传灯之录。虽方外要典。亦当以时修明也。(永)因念从上慧命所系。於是顿忘固陋自康熈癸亥入京。广徵博采。谨以古今遗集。探其事实。其理不当而言冗伪者。则删之。其旨不二而机冥合者。则增之。继而考订宗派。申明大端。不使金鍮溷杂。务期支绪详明。引说辨解。各有根据。靡不穷搜极讨。编成垂二百余万言。名曰五灯全书。遭遇圣天子。以至道慈德治天子。天地万物。清宁安裕。而佛教得以毗赞大化。虽古之帝王。未有如皇上之启牖生民。欲其回心向道。如此之切也。(永)所以勤勤恳恳。不避冐犯。輙敢以其书上进。幸於万几之暇。得经御览。辨正差谬。恩赐序文。天章云灿。睿藻波腾。外核六经。内该三藏。使千灯互映。托宸撰而弥彰。万类同归。荷纶音而愈彻。岂直抑扬善恶。昭晰儒禅。熔范四天。垂规百代而已。又蒙颁内府黎板。命付剞劂。(永)承旨勉力鸠工。兹呈新刊御序并全书首卷。圣览甚悦。手勅谕(永)曰。御制序後。当有自序凡例方好。(永)惭惶无地。敢不稽首扬言。吾佛以正法眼。为一大教之宗。以不传旨。为一大教之祖。其宗乃心性之道原。生灵之妙谛也。其祖乃定慧之大范。朗悟之真验也。

今上大圣垂览兹编。发扬儒佛合一之义。以广流通。所谓圣人立教之道。必圣人乃能行之。是岂惟万世佛氏之徒大幸也。亦天下生民之大幸也。夫敬为序。

康熈癸酉孟秋上澣八日圣感寺嗣祖沙门(臣超永)拜撰。

五灯全书序

世出世间法。其源多岐。贵夫挈领提纲。而善损益之。提挈之要。则宜取信於本法。无取证於末流。取信於佛说。无取证於俗议。而天下大中至正之理始跃然。知发蒙振落。周行无悖。愽照不偏。亘古亘今。阐呈真体。所谓一大事因缘也。如来以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以正法要。为一大教之宗。密传授。为一大教之祖。递代相禅。五灯薪接。有由来矣。读其书。徵其事。或现圆机。如波纹织沼。或轰狮吼。如绝壑奔雷。醉心者。甘胜醍醐。误触者。猛逾毒药。自书传互异。暧昧漶漫。遂令疑而不信。誵讹襍出。鱼目珠贝之不分。是岂授受者有阙失欤。抑亦纪载者之过也。去圣时遥。师承各袒。匪具超方眼目。运大公无我之心。以贯串诸家。广嗣续而建纲宗。亟搜剔而严去取。几何不日星晦。而沧溟涸耶。迦文於经教之外。以无尽三昧。授大龟氏。二十八传而至菩提达磨尊者。按唐书後魏之末。有僧达磨。本天竺国王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自释迦文佛。相传衣鉢。世为授受。入梁隐於嵩山少林寺。以其法传慧可。可传僧粲。粲传道信。信传弘忍。忍传慧能。能在中国。於达磨为六世。故世称六祖。其文葢班班可考。复念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可以语言发。不可以语言到。故末上特慎重拈花付嘱之举。用以表明正法非同謟曲。明教嵩之言曰。正法者。大教之所自出。众经之所自明也。得乎此者。虽以万端言之。其所言未始襍也。不得乎此者。虽绝言而守之。其所守未始不惑也。善说法要。葢无踰於明教矣。今世法道下趋。邪师辈出。沉湎於势利。攘臂於斗诤。喔唯突谲之徒。相与以佛为戏。而语言文字一途。昔用之扬扦宗要。今用之嘬蚀狮身。肩慧命之责者。仰屋扼腕之不暇。尚何所事於发挥揣摩。以表彰从上之法式哉。我深雪霁兄。为之痛心发愤。乃殚虑竭思。经营铅椠。操三十年之苦心。而全书脱藁。蒙圣天子嘉浆再三。寿剞劂有日矣。於是祖道重光。五灯复灿。(揆)以椎鲁闇识。亦得搦不律。以佐厥功。更窃窃然。踊跃叹美。以附於孔门之游夏焉。夫道为天下之本。书为天下之迹。事为天下之异。理为天下之同。因迹以显本。折同以融异。而上下古今无剩义矣。非挈提纲领损益取证之明验乎。紫阳之论达磨。为能尽翻窠臼。倡为禅宗。视义学尤为高妙。固知别传之旨。常存世间。以起缁素之笃信讨论全藉楮墨。以为证据。宋季五灯并传。大川济公会而梓之。迄今又五百余载。嗣法者亡虑数千。断断续续。霁兄表而出之。兴灭继绝。心涵太虗。岂如白岩之党同伐异。任生灭。为笔削者哉。述而不作。窃比老彭。知我罪我。虽宣尼。有所不免耳。霁兄初结茆於永嘉之云外峯。八易寒暑。刀耕火种。谢绝人事。全书经始於峯下。道老人贻札。殊深弗克告成之虑。而今书竟成矣。可以告老人於寂光矣。(揆)昔叨老人之推爱极殷。故附及序末。以见着述卒业之难。而霁兄仰承师训辅教翊经。其所存者广。其所见者大。虽其习趋之端。与儒或异。而五灯建竖。即易礼诗书春秋相表里并行。有如此也。

康熈壬申冬日北京玉泉山静明园古华严寺沙门(超揆)撰。

图书目录

卷第一 1/138 卷第二 2/138 卷第三 3/138 卷第四 4/138 卷第五 5/138 卷第六 6/138 卷第七 7/138 卷第八 8/138 卷第九 9/138 卷第十 10/138 卷第十一 11/138 卷第十二 12/138 卷第十三 13/138 卷第十四 14/138 卷第十五 15/138 卷第十六 16/138 卷第十七 17/138 卷第十八 18/138 卷第十九 19/138 卷第二十 20/138 卷第二十一 21/138 卷第二十二 22/138 卷第二十三 23/138 卷第二十四 24/138 卷第二十五 25/138 卷第二十六 26/138 卷第二十七 27/138 卷第二十八 28/138 卷第二十九 29/138 卷第三十 30/138 卷第三十一 31/138 卷第三十二 32/138 卷第三十三 33/138 卷第三十四 34/138 卷第三十五 35/138 卷第三十六 36/138 卷第三十七 37/138 卷第三十八 38/138 卷第三十九 39/138 卷第四十 40/138 卷第四十一 41/138 卷第四十二 42/138 卷第四十三 43/138 卷第四十四 44/138 卷第四十五 45/138 卷第四十六 46/138 卷第四十七 47/138 卷第四十八 48/138 卷第四十九 49/138 卷第五十 50/138 卷第五十一 51/138 卷第五十二 52/138 卷第五十三 53/138 卷第五十四 54/138 卷第五十五 55/138 卷第五十六 56/138 卷第五十七 57/138 卷第五十八 58/138 卷第五十九 59/138 卷第六十 60/138 卷第六十一 61/138 卷第六十二 62/138 卷第六十三 63/138 卷第六十四 64/138 卷第六十五 65/138 卷第六十六 66/138 卷第六十七 67/138 卷第六十八 68/138 卷第六十九 69/138 卷第七十 70/138 卷第七十一 71/138 卷第七十二 72/138 卷第七十三 73/138 卷第七十四 74/138 卷第七十五 75/138 卷第七十六 76/138 卷第七十七 77/138 卷第七十八 78/138 卷第七十九 79/138 卷第八十 80/138 卷第八十一 81/138 卷第八十二 82/138 卷第八十三 83/138 卷第八十四 84/138 卷第八十五 85/138 卷第八十六 86/138 卷第八十七 87/138 卷第八十八 88/138 卷第八十九 89/138 卷第九十 90/138 卷第九十一 91/138 卷第九十二 92/138 卷第九十三 93/138 卷第九十四 94/138 卷第九十五 95/138 卷第九十六 96/138 卷第九十七 97/138 卷第九十八 98/138 卷第九十九 99/138 卷第一百 100/138 卷第一百一 101/138 卷第一百二 102/138 卷第一百三 103/138 卷第一百四 104/138 卷第一百五 105/138 卷第一百六 106/138 卷第一百七 107/138 卷第一百八 108/138 卷第一百九 109/138 卷第一百十 110/138 卷第一百十一 111/138 卷第一百十二 112/138 卷第一百十三 113/138 卷第一百十四 114/138 卷第一百十五 115/138 卷第一百十六 116/138 卷第一百十七 117/138 卷第一百十八 118/138 卷第一百十九 119/138 卷第一百二十 120/138 121/138 进呈奏疏 122/138 卷第一 123/138 卷第二 124/138 卷第三 125/138 卷第四 126/138 卷第五 127/138 卷第六 128/138 卷第七 129/138 卷第八 130/138 卷第九 131/138 卷第十 132/138 卷第十一 133/138 卷第十二 134/138 卷第十三 135/138 卷第十四 136/138 卷第十五 137/138 卷第十六 138/138
上一章 书籍详情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