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灯全书

作者: 霁仑超永 分类: 佛学宝典

进呈奏疏

五灯全书进呈奏疏

  圣感寺住持(臣)僧(超永)谨

奏为进呈五灯全书事。窃惟三教无二道。圣人无两心。蹟虽有世间方外之殊。理原无修己利人之别。第品类杂则羣言贵。有折衷须流派清。而根源斯为可据。喜际同文之盛世。敬集一家之成言。非敢云尘露有益於山海之高深。实仰藉圣明。得照夫昏衢之日月。兹葢伏遇皇帝陛下心传千圣。道冠百王。明目达聪。而迩言犹察。悬鞀设铎。而闻善则登。万方共仰有道之圣人。四海久颂太平之天子。(臣)僧(超永)忝预缁流。幸依紫禁。有怀莫报。矢愿靡他。爰念佛起西乾。祖传东震。以明心见性为宗。以化恶从善为教。修持则以六度为大乘。原不离世间相而求实相。取证则以参悟为要旨。无非借方便言。以表至言。纪其系者。往代尚有。厥人接其枝者。於今亟宜详核。(臣僧)不揣固陋。用志十年。历稽从上之遗编。搜索近今之宗派。言无岐辙。语合心灯。西域则首七佛。而递授迦叶阿难。中土则先达磨。而沿流青原南岳。末附未详法嗣。间收应化圣贤。阅时近三千年。计人余七千数。一十有六卷标其目。一百二十卷记其言。虽识为五灯全书。诚有待天心炳鉴。为此汇写。冐昧进呈。伏愿不弃蒭荛。俯垂釆择。如言堪继。後求循例。允附龙藏之末函。则派衍流长。冀校订一勒。梨编以示远。(臣僧)又沐情谛观。 前圣懿德。有内典。曾叨卷首 纶音。倘蒙恩赐序文。更属万年盛典。则法轮赖金轮以常转。舜日映佛日以增辉矣。(臣)僧(超永)曷胜瞻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具奏。恭进以闻。

康熈参拾贰年参月     日(臣)僧(超永)。

五灯全书进呈奏疏(二)

  圣感寺住持(臣)僧(超永)谨

奏为进呈五灯全书事。窃惟化洽太和。道含弘而广大。愿垂上乘德。普覆而平均。敷善教以利民。布慈心以育物。恭逢盛典。喜际昌时。兹葢伏遇皇帝陛下尧钦舜哲文献武功圣学恒新。抚万邦而建极。皇威远播。统六服以绥猷。悬天监於域中。运大权於寓内。廓清沙漠。全凭睿算之指挥。尅定乾坤。总属神机之纵夺。眷言匡护。清祖系於禅林。汲引培扶。登苍生於福地。佛法赖隆盛世。梵刹宏创兴朝。(臣)僧庸愚无似。老迈难堪。才异大川。谬忝续灯之妄。识乖明教。愧叨宠赉之深。前呈百二十卷全书。早开七千余僧正眼。钦承纶命。敬付梓工剞劂。已得告成装饰。因而再贡。兹缘此理。重有干祈。向蒙御制鸿文。曾许颁入龙藏。敢希允俞。冐犯威严。伏愿圣德崔嵬。永树万年基业。天潢灏瀚。总归一派渊源。礼备当今。玉轴配锦函之贵。事高旷古。金轮巩绣柱之尊。景祚与七政相齐。厚恩与二曜弥固矣。(臣)僧(超永)曷胜瞻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具奏。恭进以闻。

康熈三十六年六月     日(臣)僧(超永)。

五灯全书凡例

灯史自传联普续广五籍。为禅门记载之书。其行於世也久矣。嗣後宋大川济禅师。病其卷帙浩繁事实未核。於是删伪定譌。析疑传信。束为会元一书。葢有经有法。有条有理。於禅统法系。不假考而明昭而着。其有造於大道。有功於学者甚大。实天壤间一大典。故尤非羣书可得而拟也。从是五百年来。显晦不一。五宗之统。且止其三。虽济洞尚存。亦非前此家风。况近日谱牒纷更。闻见益异。若决江河。安所底止。直下儿孙凡有血气者。能无蒿目深忧乎。(永)行愧先贤。解慙往哲。但念从上恩德。碎身罔报。乃於垂老之年。曳踵行数千里。谒告同人。而商确此书。共图返古。悬救方来。矢公矢慎。至正至详。敢曰树天下万世之防。

按列圣徽猷。汇诸家法要。考古徵今。网罗上下。穷神极虑。竭智尽能。法尚春秋之严式。准会元之切。亦颇显幽阐微。发前人未发之旨。庶乎理长义就。必有明哲知音。共扶南董。其伦序之次。南岳青原。俱止三十七世。  天王於马祖。天皇於石头。皆前人所定之案。见诸典藉。不啻数十种。悉从龙藏佛祖通载中原本根据。庶令统系无差。  海舟慈祖。是永非普。是二非一。奈彼迷惑谬见。削我二世。岂知慈加普者。嗣万峰沈贯铭中所及者是也。慈加永者。嗣东明翼善碑中符合者是也。其理炳然。更复何辨。  洞宗世系。所纪不一。今从永觉贤公之补灯。远门柱公之续略。涵宇宽公之缵续。为霖霈公之辟谬。参酌以定。匪涉私裁。  自宗分五派。良由绍震旦之真灯。然不面证一堂。未许称传衣之嫡血。即如荐福古。偶触纸上陈言。遥继云门偃祖。不止百有余祀。认为嗣法。为己甚重。为法甚轻。紊乱道源。开罪千古。故敢列於未详。以明法统之不可或淆。而承虗之不可觊幸。  雪峤信老人。久曰。无传存稿。忽嗣司理黄端伯。若端伯洞宗。或收於无明慧经下。或列於无异元来下。殊无定准。细考端伯历叙来由。毕竟嗣寿昌为当。  密祖行状。为山翁忞和尚所作。嗣法十二位外。从无枝节。近存稿之增黄毓祺。宝积之入古雪喆。未审何意况行状。宝积父子相承。所着之书。何不同如是。两公之不忍遗。拟同元白可惟一润山幢海诸公。列於未详。  僧摩居士马一腾。徧参诸方。入处谛当。唱道吴越燕楚之间。士大夫中。林太史增志。张司农有誉。熊给谏开元。俱出其炉鞴。所着儒禅合一之书等身。亦士林所希有者。补入未详。  应化圣贤。西天者。列於二十八祖之末。东土者。集於南岳青原之前。庶见次序分明。不致条理舛错。  古今尊宿。有录存者。语俱另选。不循旧文。若无录可辑。仍从灯元诸书。取要删繁。所贵旨趣之切当。  五宗世系之名。俱依诸谱所载。但有传记法言者。取冠於前。共不列章次者。目录於後。  南岳下三十五六七世。青原下三十七世。支分蕃衍一时。难获全璧兹则随得随录。但从世次。而弗拘嗣法之前後。

康熈甲子上元日檇李嗣祖沙门超永书於深雪艹堂。

图书目录

卷第一 1/138 卷第二 2/138 卷第三 3/138 卷第四 4/138 卷第五 5/138 卷第六 6/138 卷第七 7/138 卷第八 8/138 卷第九 9/138 卷第十 10/138 卷第十一 11/138 卷第十二 12/138 卷第十三 13/138 卷第十四 14/138 卷第十五 15/138 卷第十六 16/138 卷第十七 17/138 卷第十八 18/138 卷第十九 19/138 卷第二十 20/138 卷第二十一 21/138 卷第二十二 22/138 卷第二十三 23/138 卷第二十四 24/138 卷第二十五 25/138 卷第二十六 26/138 卷第二十七 27/138 卷第二十八 28/138 卷第二十九 29/138 卷第三十 30/138 卷第三十一 31/138 卷第三十二 32/138 卷第三十三 33/138 卷第三十四 34/138 卷第三十五 35/138 卷第三十六 36/138 卷第三十七 37/138 卷第三十八 38/138 卷第三十九 39/138 卷第四十 40/138 卷第四十一 41/138 卷第四十二 42/138 卷第四十三 43/138 卷第四十四 44/138 卷第四十五 45/138 卷第四十六 46/138 卷第四十七 47/138 卷第四十八 48/138 卷第四十九 49/138 卷第五十 50/138 卷第五十一 51/138 卷第五十二 52/138 卷第五十三 53/138 卷第五十四 54/138 卷第五十五 55/138 卷第五十六 56/138 卷第五十七 57/138 卷第五十八 58/138 卷第五十九 59/138 卷第六十 60/138 卷第六十一 61/138 卷第六十二 62/138 卷第六十三 63/138 卷第六十四 64/138 卷第六十五 65/138 卷第六十六 66/138 卷第六十七 67/138 卷第六十八 68/138 卷第六十九 69/138 卷第七十 70/138 卷第七十一 71/138 卷第七十二 72/138 卷第七十三 73/138 卷第七十四 74/138 卷第七十五 75/138 卷第七十六 76/138 卷第七十七 77/138 卷第七十八 78/138 卷第七十九 79/138 卷第八十 80/138 卷第八十一 81/138 卷第八十二 82/138 卷第八十三 83/138 卷第八十四 84/138 卷第八十五 85/138 卷第八十六 86/138 卷第八十七 87/138 卷第八十八 88/138 卷第八十九 89/138 卷第九十 90/138 卷第九十一 91/138 卷第九十二 92/138 卷第九十三 93/138 卷第九十四 94/138 卷第九十五 95/138 卷第九十六 96/138 卷第九十七 97/138 卷第九十八 98/138 卷第九十九 99/138 卷第一百 100/138 卷第一百一 101/138 卷第一百二 102/138 卷第一百三 103/138 卷第一百四 104/138 卷第一百五 105/138 卷第一百六 106/138 卷第一百七 107/138 卷第一百八 108/138 卷第一百九 109/138 卷第一百十 110/138 卷第一百十一 111/138 卷第一百十二 112/138 卷第一百十三 113/138 卷第一百十四 114/138 卷第一百十五 115/138 卷第一百十六 116/138 卷第一百十七 117/138 卷第一百十八 118/138 卷第一百十九 119/138 卷第一百二十 120/138 121/138 进呈奏疏 122/138 卷第一 123/138 卷第二 124/138 卷第三 125/138 卷第四 126/138 卷第五 127/138 卷第六 128/138 卷第七 129/138 卷第八 130/138 卷第九 131/138 卷第十 132/138 卷第十一 133/138 卷第十二 134/138 卷第十三 135/138 卷第十四 136/138 卷第十五 137/138 卷第十六 138/138
上一章 书籍详情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