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著中国近代史

作者: 吕思勉 分类: 历史传记

◎第一章 绪论

自欧人东来,而局面乃一变,其文化既与我大异,政治兵力亦迥非前此异族之比,我国受其影响,遂至凡事皆起变化,此为现在所处之时期,就此时期之事而讲述之,此则所谓近世史者也。

《史记·六国表》曰:“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此为研究历史当略古详今之注脚。盖事易见而理难明,自谓能明原理者,往往所执仍系实事,事已过去而犹欲强而行之,则泥古之祸作矣。世之侈谈皇古以及理想太高者,其不可用即由于此。然则历史知识信莫贵于现世矣。

史事前后相因,又彼此皆有关系,欲强分之,正如抽刀断流,不可得断一事也。欲求其原因,非谓全宇宙皆其因不真,欲求其结果,亦非谓全宇宙皆其果不确也。然事之真相难穷,而人之知识有限,就凡人识力所及,原因结果,要不能无亲疏之分,然则举吾侪认为与现在有直接关系之事,搜集而研究之,夫固未为不可也。所谓近世史者,其义如此。然则近世史当自何时始邪?

中国历史可划分三大时期。羲、农、巢、燧利物前民,文化由来,遐哉尚矣,虽书阙有间,传说要非尽虚诬,此为自草昧入文明之世,一也。孔子删《书》,断自唐虞,史公作《记》,始于黄帝,惇史留诒,盖自兹始。斯时部落林立,异族错居,以累代之尽力经营,而林立者始渐合并,错居者始渐同化,至于嬴秦,遂胥宇内而为郡县,此自分裂入统一之世,二也。自秦迄今二千余年,就大体言之,疆域实无甚变更,政治亦无甚根本变动,四方异族程度皆较我为低,虽亦有时凭恃武力,荐居上国,至于声明文物,终不得不舍其故有者而从我。一再传后,其族且与我同化,泯然无迹焉。文化足以裨益者,惟一印度,亦仅及神教哲学而止耳,此为闭关独立之世,三也。自欧人东来,而局面乃一变,其文化既与我大异,政治兵力亦迥非前此异族之比,我国受其影响,遂至凡事皆起变化,此为现在所处之时期,就此时期之事而讲述之,此则所谓近世史者也。其中又可分为二期:一自欧人东来,至清末各国竞划势力范围止,此为中国受外力压迫之时代;一自戊戌变政起,讫于现在,此则中国受外力压迫而起反应之时代也。

图书目录

前言 1/65 ◎第一章 绪论 2/65 ◎第二章 中西交通之始 3/65 ◎第三章 传教之始 4/65 ◎第四章 康雍乾三朝与俄国交涉 5/65 ◎第五章 清代之盛衰 6/65 ◎第六章 道光以前中外通商情形 7/65 ◎第七章 道光以前烟禁 8/65 ◎第八章 烧烟及中英战事 9/65 ◎第九章 江宁和议 10/65 ◎第十章 鸦片战争之役评论 11/65 ◎第十一章 五口通商后广东中英交涉 12/65 ◎第十二章 咸丰戊午、庚申之役 13/65 ◎第十三章 戊午、庚申和约大要 14/65 ◎第十四章 中俄咸丰戊午、庚申两约 15/65 ◎第十五章 同光中俄交涉 16/65 ◎第十六章 嘉道咸同光之朝局 17/65 ◎第十七章 各国立约交涉 18/65 ◎第十八章 革新之渐 19/65 ◎第十九章 日本立约及台湾生番事件 20/65 ◎第二十章 英人《芝罘条约》 21/65 ◎第二十一章 法越之役 22/65 ◎第二十二章 英缅之役 23/65 ◎第二十三章 英谋西藏 24/65 ◎第二十四章 中日之战与马关条约 25/65 ◎第二十五章 港湾之租借 26/65 ◎第二十六章 戊戌政变及庚子义和团 27/65 ◎第二十七章 俄占东三省及日俄之战 28/65 ◎第二十八章 清末外交情势 29/65 ◎第二十九章 改革政体之动机 30/65 ◎第三十章 清之亡及民国成立 31/65 ◎第三十一章 民国以来之政局 32/65 ◎第三十二章 民国以来之外交 33/65 前言 34/65 ◎第一章 论中国近世史的性质 35/65 ◎第二章 入近世期以前中国的情形 36/65 ◎第三章 中西的初期交涉 37/65 ◎第四章 鸦片战争和咸丰戊午、庚申之役 38/65 ◎第五章 汉族的光复运动 39/65 前言 40/65 ◎第一章 总论 41/65 ◎第二章 中西交涉之初期 42/65 ◎第三章 鸦片战争前之国内情形 43/65 ◎第四章 外力侵入时代中国之情形 44/65 ◎第五章 变动中之中国 45/65 ◎第六章 国民政府之北伐 46/65 前言 47/65 ◎第一章 商业篇 48/65 ◎第二章 财产篇 49/65 ◎第三章 征榷篇 50/65 ◎第四章 官制篇 51/65 ◎第五章 选举篇 52/65 ◎第六章 刑法篇 53/65 ◎第七章 学校篇 54/65 前言 55/65 ◎第一章 东北形势总论 56/65 ◎第二章 日俄开战之原因 57/65 ◎第三章 日俄战前之交涉 58/65 ◎第四章 日俄两国战前之形势 59/65 ◎第五章 日俄战事上 60/65 ◎第六章 日俄战事下 61/65 ◎第七章 日俄和议 62/65 ◎第八章 日俄战事与中国之关系 63/65 ◎第九章 日俄战役之结果及战后情势之变迁 64/65 ◎第十章 结论 65/65
上一章 书籍详情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