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著中国近代史

作者: 吕思勉 分类: 历史传记

◎第四章 官制篇

民国肇建,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定行,改设五部,曰外交,曰内务,曰财政,曰军务,曰交通,后修改删此条。设陆军、海军、外交、司法、财政、内务、教育、实业、交通九部,时采美制,不设总理。民国之官吏,以好贿闻于天下,明清制禄之薄,固有以使之也,官吏之薪金,亟待改善焉。

民国肇建,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定行,改设五部,曰外交,曰内务,曰财政,曰军务,曰交通,后修改删此条。设陆军、海军、外交、司法、财政、内务、教育、实业、交通九部,时采美制,不设总理。孙文既逊位,袁世凯就职于北京,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改为临时约法,设总理,析实业为农林、工商二部。三年,袁世凯开约法会议,修改临时约法为中华民国约法(所谓新约法),复废总理,设国务卿,并农林工商二部为农商部。世凯死,黎元洪为总统,复设总理、外官。民军起义时,执一省之军权者,曰都督;司民治者,曰民政长。废司道府州,但存县。袁氏改都督曰将军,民政长曰巡按使,设道尹。护国军起,掌军者称都督。黎元洪为总统,改都督将军,皆曰督军,巡按使曰省长。凡督军皆专一省之兵,侵及民政,论者固有军民分治议,不果行。其所辖跨数省,或兼辖数省者,则称巡阅使云,此民国以来,北京政府官制之大略也。民国之官吏,以好贿闻于天下,明清制禄之薄,固有以使之也,官吏之薪金,亟待改善焉。

图书目录

前言 1/65 ◎第一章 绪论 2/65 ◎第二章 中西交通之始 3/65 ◎第三章 传教之始 4/65 ◎第四章 康雍乾三朝与俄国交涉 5/65 ◎第五章 清代之盛衰 6/65 ◎第六章 道光以前中外通商情形 7/65 ◎第七章 道光以前烟禁 8/65 ◎第八章 烧烟及中英战事 9/65 ◎第九章 江宁和议 10/65 ◎第十章 鸦片战争之役评论 11/65 ◎第十一章 五口通商后广东中英交涉 12/65 ◎第十二章 咸丰戊午、庚申之役 13/65 ◎第十三章 戊午、庚申和约大要 14/65 ◎第十四章 中俄咸丰戊午、庚申两约 15/65 ◎第十五章 同光中俄交涉 16/65 ◎第十六章 嘉道咸同光之朝局 17/65 ◎第十七章 各国立约交涉 18/65 ◎第十八章 革新之渐 19/65 ◎第十九章 日本立约及台湾生番事件 20/65 ◎第二十章 英人《芝罘条约》 21/65 ◎第二十一章 法越之役 22/65 ◎第二十二章 英缅之役 23/65 ◎第二十三章 英谋西藏 24/65 ◎第二十四章 中日之战与马关条约 25/65 ◎第二十五章 港湾之租借 26/65 ◎第二十六章 戊戌政变及庚子义和团 27/65 ◎第二十七章 俄占东三省及日俄之战 28/65 ◎第二十八章 清末外交情势 29/65 ◎第二十九章 改革政体之动机 30/65 ◎第三十章 清之亡及民国成立 31/65 ◎第三十一章 民国以来之政局 32/65 ◎第三十二章 民国以来之外交 33/65 前言 34/65 ◎第一章 论中国近世史的性质 35/65 ◎第二章 入近世期以前中国的情形 36/65 ◎第三章 中西的初期交涉 37/65 ◎第四章 鸦片战争和咸丰戊午、庚申之役 38/65 ◎第五章 汉族的光复运动 39/65 前言 40/65 ◎第一章 总论 41/65 ◎第二章 中西交涉之初期 42/65 ◎第三章 鸦片战争前之国内情形 43/65 ◎第四章 外力侵入时代中国之情形 44/65 ◎第五章 变动中之中国 45/65 ◎第六章 国民政府之北伐 46/65 前言 47/65 ◎第一章 商业篇 48/65 ◎第二章 财产篇 49/65 ◎第三章 征榷篇 50/65 ◎第四章 官制篇 51/65 ◎第五章 选举篇 52/65 ◎第六章 刑法篇 53/65 ◎第七章 学校篇 54/65 前言 55/65 ◎第一章 东北形势总论 56/65 ◎第二章 日俄开战之原因 57/65 ◎第三章 日俄战前之交涉 58/65 ◎第四章 日俄两国战前之形势 59/65 ◎第五章 日俄战事上 60/65 ◎第六章 日俄战事下 61/65 ◎第七章 日俄和议 62/65 ◎第八章 日俄战事与中国之关系 63/65 ◎第九章 日俄战役之结果及战后情势之变迁 64/65 ◎第十章 结论 65/65
上一章 书籍详情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