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妙说法•法华经讲要

作者: 圣严 分类: 佛学宝典

二六、陀罗尼品──诸陀罗尼,护持法师

此章是用神咒来护持说法者,为了化他而说秘密门,流通《法华经》。

陀罗尼是梵文dhāra?ī的音译,义为总持,「总」则不起恶、不失善,「持」则能持善、能遮恶。《大智度论》卷五云:「陀罗尼,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者,集种种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恶不善根心生,能遮令不生。若欲作恶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罗尼。」

陀罗尼有四种:1.法陀罗尼,于佛教法,闻持不忘,又名闻陀罗尼。2.义陀罗尼,于诸法义,总持不忘。3.咒陀罗尼,依禅定,发秘密语,有不测之神验,名为咒,于咒总持不失。4.忍陀罗尼,安住于法之实相,能持忍。

本品所明为咒陀罗尼,是佛菩萨依禅定力,发秘密言句,它有五种异名,除陀罗尼,尚有明、咒、密语、真言。《织田佛教大辞典》一一八二页上及中云:

「佛入定放光而说神咒,故名为明。」佛法传入汉地之前,中国已有世间禁咒法,能发神验,除灾患,佛教的陀罗尼亦有此功能,故名为咒。陀罗尼为凡夫二乘不能知故,名为密语。如来之言,真实不虚故,名为真言。

《法华经?陀罗尼品》则是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天王、神王等,为了护持如法修持《法华经》者,各各说出陀罗尼神咒,此诸陀罗尼中,有三个原为恒河沙数诸佛所说。

「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是经,乃至受持一四句偈,读、诵、解义、如说修行,功德甚多。尔时药王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与说法者,陀罗尼咒,以守护之。」

此经文之前已说「供养八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功德,尚不及「能受持法华经者,若读、诵通利,若书写经卷」,乃至仅于此经一偈四句,「受持、读、诵、解义、如说修行」的功德。因此药王菩萨为说《法华经》者,说了一咒,用来守护。(咒文共四十三句,从略,可参读原经)

「世尊!是陀罗尼神咒,六十二亿恒河沙等诸佛所说,若有侵毁此法师者,则为侵毁是诸佛已。」

经文表明,药王菩萨所说守护法师的神咒,本为六十二亿恒河沙等诸佛所说,药王菩萨只是传授,并非出于他自己的创作。吉藏大师《法华义疏》卷十二,对本经所见五个神咒,均附义译。可知明咒真言,为了存其本来的梵音,故用音译,但其并非没有意义。与《妙法莲华经》同本异译的《正法华经》卷十,对此五个明咒,就是使用语义译,谨录药王菩萨的四十三句咒文义译如次:

「奇异、所思、意念、无意、永久、所行奉修、寂然、淡泊、志默、解脱、济度、平等、无邪、安和、普平、灭尽、无尽、莫胜、玄默、淡然、总持、观察、光耀、有所依倚恃怙于内、究竟清净、无有坑坎、亦无高下、无有回旋、所周旋处、其目清净、等无所等、觉已越度、而察于法、合众、无音、所说解明、而怀止足、尽除节限、宣畅音响、晓了众声、而了文字、无有穷尽、永无力势、无所思念。」

梵音的咒文是可以解读的,每句均有字义,若上下连贯,则未必理解其全文的内容主题何在,这就是诸佛菩萨的秘密所在,也可以说,陀罗尼的总持义,即在于一个神咒,总持不失。至于本品的另外四咒,如有兴趣,可以查对《妙法莲华经》及《正法华经》。

接着药王菩萨说出如上文的陀罗尼之后,又有勇施菩萨说出另一神咒,原来亦为恒河沙等诸佛所说,能「护读、诵、受持法华经者」得此陀罗尼,则夜叉、罗剎、富单那、吉遮、鸠盘荼、饿鬼等,均无能得便求其短者。

第三位是毗沙门天王护世者,说出神咒,为愍众生,拥护法师。第四位是持国天王说出的神咒,原是四十二亿诸佛所说,若有侵毁得此陀罗尼的法师者,等于侵毁了四十二亿诸佛。

第五个神咒是罗剎女等说出,共有十女罗剎:蓝婆、毗蓝婆、曲齿、华齿、黑齿、多发、无厌足、持璎珞、皋帝、夺一切众生精气。除此十位罗剎女,尚有鬼子母与其诸子诸眷属,也向世尊同声白佛言:「世尊!我等亦欲拥护读、诵、受持法华经者,除其衰患」,而说了第五个陀罗尼神咒。宁愿一切恶鬼,上彼女等头,勿恼法师;对治的是罗剎、饿鬼、富单那、吉遮、毗陀罗、犍驮、乌摩勒伽、阿跋摩罗、夜叉吉遮、人吉遮、热病等。

说出五个陀罗尼的是两位菩萨,两位是四天王天之中的东方持国天王dh?ta-rā??ra、北方毗沙门天王vai?rava?a,以及罗剎女、鬼子母等,都是接受了佛法,闻持了《法华经》而发愿护法的圣众、天众、鬼神众。

「佛告诸罗剎女:善哉!善哉!汝等但能拥护受持法华名者,福不可量,何况拥护具足受持,供养经卷。」

此段经文是说,但能拥护受持《法华经》的法师,福德不可限量,何况,拥护那些具足受持全部经典,并设「百千种」供品,「供养经卷」的人呢。

图书目录

自序 1/30 绪言 2/30 一、序品──海众云集,见佛放光 3/30 二、方便品──唯一佛乘,方便说三 4/30 三、譬喻品──三界火宅,三车一车 5/30 四、信解品──长者穷子,佛与佛子 6/30 五、药草喻品──三草二木,一雨普润 7/30 六、授记品──四大声闻,授记作佛 8/30 七、化城喻品──二乘涅盘,如入化城 9/30 八、五百弟子受记品──罗汉受记,衣裹宝珠 10/30 九、授学无学人记品──有学无学,同成佛道 11/30 一○、法师品──五种法师,供养说法 12/30 一一、见宝塔品──宝塔涌现,证明说法 13/30 一二、提婆达多品──恶人畜女,皆成正觉 14/30 一三、劝持品──尼众受记,佛后弘经 15/30 一四、安乐行品──身口意誓,四安乐行 16/30 一五、从地涌出品──本门所化,无量无边 17/30 一六、如来寿量品──佛寿无量,永不入灭 18/30 一七、分别功德品──清净果德,弘经威力 19/30 一八、随喜功德品──闻经随喜,为他人说 20/30 一九、法师功德品──五品法师,六根清净 21/30 二○、常不轻菩萨品──当礼四众,说法华经 22/30 二一、如来神力品──十方世界,如一佛土 23/30 二二、嘱累品──摩顶付嘱,宣法报恩 24/30 二三、药王菩萨本事品──烧身供养,报听经恩 25/30 二四、妙音菩萨品──四十种身,说法利生 26/30 二五、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三十三身,寻声救苦 27/30 二六、陀罗尼品──诸陀罗尼,护持法师 28/30 二七、妙庄严王本事品──修法华经,当得作佛 29/30 二八、普贤菩萨劝发品──后五百岁,乘象来护 30/30
上一章 书籍详情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