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程小青(1893年6月21日—1976年10月12日),乳名福林,官名青心,以笔名行世,别署金铿,晚号茧翁。祖籍安徽安庆,生于上海。父为小职员,早卒。程小青幼读私塾数载,因贫辍学。自十余岁起,先后为钟表店学徒、乐队演奏员等。能刻苦自学,不仅通达国学,且学会英语。“幼喜小说,尤嗜侦探。十二岁时,得《福案》(《福尔摩斯探案》之略称)读之,浸淫其中,寝馈俱废,一若别具慧心者”(严芙孙《程小青》)。为接济家用,十六岁即发表短篇小说。初多言情之作,后与江黛云热恋,因贫富悬殊,被江父拆散,从此不写言情小说。1914年应上海《新闻报》附刊《快活林》征文,作侦探小说《灯光人影》,竟被刊用,自此与侦探小说结下不解之缘,因编者将其主人公“霍森”误为“霍桑”遂将错就错,后来所写侦探小说,皆以“霍桑”为主人公,成为“福尔摩斯式”的系列侦探小说。1915年举家迁居苏州,先后任教于东吴大学附中、景海女子师范,同时继续写作。1920年,与严独鹤、周瘦鹃等用文言翻译《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由中华书局出版,前后再版二十余次。1922年至1923年,加入文学社团青社、星社,并独力创办《太湖》杂志。1923年6月至1924年5月,与严独鹤为世界书局编辑《侦探世界》半月刊。1925年10月至1926年5月,与钱释云合编《新月》月刊。此后陆续为上海明星影片公司等编写、改编电影剧本三十余部。1930年,用白话翻译《福尔摩斯大全集》,由世界书局出版。1933年后,将自著侦探小说先后辑为《霍桑探案汇刊》、《霍桑探案外集》出版。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度迁居江苏吴兴、安徽黟县避难。旋又避居上海,与徐碧波合编《橄榄》月刊。40年代初,世界书局为之陆续出版了《霍桑探案》三十册,计收长篇、中篇、短篇共七十三种,约近三百万言,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系列侦探小说,程小青因此享誉文坛。世界书局为之出版《圣徒奇案》十册、《柯柯探案》二册等,使其成为侦探小说的主要翻译家之一。抗战胜利后迁回苏州,除继续写作外,仍在东吴大学附中任教。1946年一度任《新侦探》半月刊主编。1949年以后,任教于苏州第一中学。1956年退休。任江苏政协委员和中国作协江苏分会会员。仍坚持写作,先后出版惊险小说《大树村血案》、《她为什么被杀》等多种;并发表散文、诗歌百馀篇(首)。1976年10月被迫害致死,终年84岁。生平事迹见严芙孙《全国小说名家专集·程小青》(1923年8月上海云轩出版部出版)、郑逸梅《小品大观·程小青》(1935年8月上海校经山房书局出版)、郑逸梅《清末民初文坛轶事·程小青和世界书局》(1987年2月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等。

主要作品

  • 试卷
  • 海船客
  • 古钢表
  • 项圈的变幻
  • 轮痕与血迹
  • 矛盾圈
  • 王冕珠
  • 迷宫
  • 紫信笺
  • 毋宁死
  • 犬吠声
  • 楼头人面
  • 案中案
  • 一个绅士
  • 断指团
  • 双殉
  • 珠项圈
  • 第二张照片
  • 青春之火
  • 雾中花
  • 逃犯
  • 血匕首
  • 两粒珠
  • 霜刃碧血
  • 乌骨鸡
  • 黑脸鬼
  • 舞女生涯
  • 白衣怪
  • 魔力
  • 无头案
  • 黑地牢
  • 怪房客
  • 别墅之怪
  • 一只鞋
  • 催命符
  • 嗣子之死
  • 舞后的归宿
  • 猫儿眼
  • 灰衣人
  • 酒后
  • 江南燕
  • 无罪之凶手
  • 狐裘女
  • 催眠术
  • 断指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