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楼
首页
全部图书
搜索
作者库
关于我们
首页
›
儒理哲学
›
春秋集传
春秋集传
作者: 赵汸
分类: 儒理哲学
十五卷。元赵汸撰。据赵汸门人尚谊《序》,此书初稿于至正八年(1348),后又一再修改,至至正十七年方定稿。不久又因《礼记》之语而作《春秋属辞》,由于研究逐渐深入,又认为应再次修改此书,至正二十二年重作此书,草稿至鲁昭公二十八年,因病搁笔未续,至洪武二年遂卒。自昭公二十八年以下是其弟子尚谊据《属辞》义例补续。书中所谓策书之例十五,笔削之例八,也是尚谊更定。尚谊还补正了赵汸作注部分之舛误疏遗,可见此书...
十五卷。元赵汸撰。据赵汸门人尚谊《序》,此书初稿于至正八年(1348),后又一再修改,至至正十七年方定稿。不久又因《礼记》之语而作《春秋属辞》,由于研究逐渐深入,又认为应再次修改此书,至正二十二年重作此书,草稿至鲁昭公二十八年,因病搁笔未续,至洪武二年遂卒。自昭公二十八年以下是其弟子尚谊据《属辞》义例补续。书中所谓策书之例十五,笔削之例八,也是尚谊更定。尚谊还补正了赵汸作注部分之舛误疏遗,可见此书应是赵尚二人合着,但体例则定于赵汸。赵疏认为,“左氏有见于史,其所发皆史例也,故常主史以释经,是不知笔削之有义也。《公羊》《穀梁》有见于经,其所传者犹有经之佚义焉,故据经以生义,是不知其文则史也。”其所谓“策书之例”大体宗左宗杜,如“公即位不行其礼不书”、“诸侯有命,告则书,崩卒不赴则不书,祸福不告亦不书,虽及灭国,灭不告败,胜不告克不书于策”等等;而其所谓笔削之例八(一日存策书之大体,二曰假笔削以行权,三曰变文以示义,四曰辨名实之际,五曰谨华夷之变,六曰特笔以正名,七曰因日月以明类,八曰辞从主人)则是杂采诸儒之说并体会经义而得。现存明正德汪克锡刻本、明刻蓝印本、清《通志堂经解》本。
展开阅读
开始阅读
目录
提要
1/17
春秋宗旨
2/17
春秋凡例卷上
3/17
春秋凡例卷下
4/17
春秋輯傳卷一
5/17
春秋輯傳卷二
6/17
春秋輯傳卷三
7/17
春秋輯傳卷四
8/17
春秋輯傳卷五
9/17
春秋輯傳卷六
10/17
春秋輯傳卷七
11/17
春秋輯傳卷八
12/17
春秋輯傳卷九
13/17
春秋輯傳卷十
14/17
春秋輯傳卷十一
15/17
春秋輯傳卷十二
16/17
春秋輯傳卷十三
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