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 分类图书

找到 1989 本图书

元杂剧剧本《李逵负荆》

国学知识 佚名

元代水浒戏比较发达,现存剧目二十多种,作品保存下来的有六种,其中以《李逵负荆》影响较大,它不但是康进之的代表作,也是元代水浒戏的代表作,《太和正音谱》说它是“词林之英杰”,并非过誉之词。这个戏主要写农民革命英雄李逵急公好义、嫉恶如仇,为民除害的品质和知错必改的作风。它不同于《蝴蝶梦》那种通过清官判案...

查看详情

元杂剧剧本《铁拐李岳》

国学知识 佚名

《铁拐李》又名《铁拐李岳》,全名《吕洞宾度铁拐李岳》。主要写宋代郑州六案都孔目岳寿因被新官魏国公韩琦所误会,惊恐而死;又在吕洞宾的帮助下借尸还魂,随师父吕洞宾朝元修仙而去。岳寿平时为官清正,所以当郑州的贪官污吏在魏国公韩琦来到之前,唬得逃的逃了,走的走了,唯独岳寿不走也不逃,还专门去迎接韩魏公。中牟...

查看详情

元杂剧剧本《勘头巾》

国学知识 佚名

《勘头巾》全名《河南府张鼎勘头巾》,又名《开封府张鼎勘头巾》,作者一说陆登善。写河南府六案都孔目张鼎明察秋毫,发现和审理贫民王小二被杀冤案的故事。第一折和紧接第一折的楔子写这件杀人案的真实经过:王小二母子二人,家中困窘,朝趁暮食,烧地眠,灸地卧,靠财主赐舍度日。一天他要去刘平远员外家讨要,用砖掷打门...

查看详情

元杂剧剧本《贬夜郎》

国学知识 佚名

《贬夜郎》全名《李白贬夜郎》,主要写李白三次被召入宫,后遭贬斥的情况。此剧科白简略,难知其详。从曲词和仅存科白看,第一折主要写唐明皇、高力士、杨贵妃、安禄山等人上场后,便宣召李白上朝来见。李白醉眼朦胧,身子踉跄,“宫里御手亲调醒酒汤”,他嘴里犹说醉中乐、酒带香。他先写了吓蛮书。接着,贵妃捧砚,力士脱...

查看详情

元杂剧剧本《合汗衫》

国学知识 佚名

《合汗衫》一名《汗衫记》,全名《相国寺公孙汗衫记》,或作《相国寺公孙合汗衫》,写财主张义(字文秀)一家的分离与聚合,主要宣扬封建道德,但也暴露了当时的一些社会问题。剧中主人公是张义。他是南京人,住在竹竿巷马行街,开着一座解典铺,有金狮子为号,所以人都顺口叫他金狮子张员外。他一家四口人,老婆赵氏,孩儿...

查看详情

元杂剧剧本《薛仁贵衣锦还乡》

国学知识 佚名

《薛仁贵衣锦还乡》,主要写薛仁贵离家从军,抵抗高丽入侵,父母在家受尽艰难;十年后薛仁贵因功被封天下兵马大元帅,娶徐茂公之女为妻,衣锦归乡,与父母和原妻柳氏团聚,一门荣贵,全家受封的故事。薛仁贵是绛州龙门镇大黄庄一个庄农人家薛大伯的儿子,娶妻柳氏。他年长二十二岁,不肯做庄农的生活,每日刺枪弄棒,习演弓...

查看详情

元杂剧剧本《张生煮海》和《柳毅传书》

国学知识 佚名

《张生煮海》全名《沙门岛张生煮海》,写的是瑶池会上的金童玉女有思凡之心,罚往下界,金童脱生为湖州张家之男,名张羽;玉女脱生为东海龙王第三个女子,名琼莲。张羽虽深通儒术,但功名不遂。一日他在石佛寺弹琴散心,琴弦忽断,出门一看,原来是琼莲窃听,二人“一见倾心”,遂约定八月十五中秋节相会。张羽急不可奈,提...

查看详情

元杂剧剧本《洞庭湖柳毅传书》

国学知识 佚名

柳毅传书的故事出于唐李朝威的《柳毅传》。这个故事最早来源于给水神寄信的传说,在六朝志怪里广为流传,主人公和情节结构各有不同。例如《搜神记》卷四有一个胡母班传书的故事:胡母班,字季友,泰山人也。曾至泰山之侧,忽于树间逢一绛衣驺,呼班云:“泰山府君召”。班惊愕,逡巡未答。复有一驺了,呼之。遂随行数十步,...

查看详情

元杂剧剧本《贬黄州》

国学知识 佚名

《贬黄州》全名《苏子瞻风雪贬黄州》,或作《苏东坡贬黄州》,主要写苏轼被贬黄州的故事。宋代翰林学士承旨苏轼乃一代才子,“诗吟的神嚎鬼哭,文惊的地老天荒”,当日曾夜对内殿,宠赐金莲,际遇非浅。但因反对王安石青苗助役法,被王安石门客御史李定妄引诗篇,劾他傍讪,如说:“陛下明法以课群吏;轼则曰:读书万卷不读...

查看详情

元杂剧剧本《风光好》

国学知识 佚名

《风光好》全名《陶学士醉写风光好》,“学士”一作“秀实”。写宋初翰林院学士陶谷(字秀实)与南唐名妓秦弱兰结为夫妻的经过,是一个别具风格的爱情喜剧。金陵名妓秦弱兰是贯穿全剧的主角。宋太祖建国之初,议下江南之策,翰林学士陶谷主动请求以自己三寸不烂之舌往南唐说李主归降。得到太祖同意后,以索取图藉文书为名往...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