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 分类图书

找到 1988 本图书

宋王朝的极端政治

国学知识 佚名

岭南:打击政治对手的绝佳流放地宋神宗死的时候只有38岁。这个胸怀大志的理想主义者平生只做对了一件事情:发动变法。他也只做错了一件事情:停止变法。有人指责他没有推进民主体制,我以为这跟指责乔丹(国际篮球明星)为什么不踢足球一样不靠谱。他在他的年代,只能作出符合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选择。宋神宗撒手...

查看详情

曾国藩的幕府与幕僚

国学知识 佚名

曾国藩幕府之盛自古罕见,近世无匹。近20年间,他为了办理军政、粮饷及军工科技诸务,所设机构不下数十,招聘幕僚近于400,一则治事,一则育人,从中产生出一大批各类人才,其中不少人属于曾国藩集团的骨干成员,对该集团的发展壮大起了很大作用。他们不仅助成曾国藩一时之功,且于其死后将他的思想政治路线传递下去,...

查看详情

魏忠贤的罪与罚

国学知识 佚名

1644年,立国二百七十余年的大明政权,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彻底摧毁,崇祯皇帝朱由检上吊自杀。大明王朝没有亡于外敌的入侵,没有亡于藩王的叛乱,没有亡于重臣的图谋不轨,却亡在一群乌合之众的农民手里,很有点“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的味道,令人感慨不已。有人认为,朱由检之所以落到这样的结局,是因为他的前任...

查看详情

中国史略

国学知识 佚名

对于社会学者来说,中国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对象。中国是第一代文明的幸存者和第三代文明的发源地,历史相对完整、脉络较为清晰,古代社会因为封闭而近乎典型,而且发育得非常成熟;尤其是近现代社会变化剧烈,使得研究材料异常丰富,所以中国应该是社会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第一章古代史部分我们并不是要完整地阐述历史去详细...

查看详情

王阳明思想的当代价值

国学知识 佚名

当代中国社会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法治,当然也离不开道德。法治偏于制度,而道德则重在观念,两者毕竟有所不同。这主要表现在:相对而言,制度属于物质方面的建设,它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法规法律条文或者说以法规法律的形式规定人们的行为,对主体行为予以限制,使其符合正常的社会规范,防止社会失范现象的发生。道德属于观念...

查看详情

什么是《大藏经》

国学知识 佚名

大藏经,是将一切佛教典籍汇集起来编成的一部全集。起初叫作“一切经”,后来定名为“大藏经”,“藏”有“保藏”的意思。因其内容十分广泛,故称“大藏经”,又称“藏经”。其内容主要由经、律、论叁部分组成,又称为“叁藏经”,分别称为经藏、律藏和论藏。“经”是佛教为指导弟子修行所说的理论;“律”是佛教为信...

查看详情

禅宗的心灵之道

国学知识 佚名

在道家和儒家之后,中国历史又产生了以慧能的《坛经》[1]为代表的禅宗智慧。禅宗作为佛教,不仅继承了印度大乘佛教的一些基本思想,而且甚至将自己的源头直接追溯到佛祖释迦牟尼那里。“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为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

查看详情

“不由经教”与“由教悟宗”

国学知识 佚名

中国禅宗的真正建立,是以慧能禅作为标志。而慧能禅的显著特色,即在于以心印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顿悟成佛。这“不立文字”的“文字”,自然也包含佛教经籍。“身是菩提树,身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有尘埃。”(注:《坛经》、《大正藏》卷四八,348b。)神秀的禅偈,注重不间断的修行,包括阅读佛经,从经文...

查看详情

金刚经的精髓其实是“破执”,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国学知识 佚名

我们今天常常听人说“金刚经讲的是空”,或者说它教人看破红尘、四大皆空。但这些理解,其实只摸到了金刚经的表皮,而没有深入到它的骨髓。佛经的语言本来就玄妙,再加上传统译文多是文言文风格,读起来艰涩晦涩,于是很多人只记住了几个耳熟能详的句子,比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却没弄明白这些话...

查看详情

阴间判官那些事:冥府里的“公务员”如何分工?

国学知识 佚名

人死之后会去哪儿?古人讲,魂魄出窍,三魂七魄被引到阴司,也就是地府,由阎王爷主审,之后决定是转世投胎、升天成仙,还是下油锅、投畜道。可问题来了,地府那么多亡魂,阎王一个人哪管得过来?这时候,就轮到了一个重要角色登场:判官。说起地府判官,大多数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副画面:一位面色青白、身穿官服的老爷,...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