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 分类图书

找到 1988 本图书

茶录四种

国学知识 佚名

①宋代茶书。蔡襄(1012~1067)撰,1卷,今存。关于蔡襄生平,今人曹宝麟撰《年表》(刊荣宝斋本《中国书法全集》32《蔡襄》附录)及刘琳《蔡襄年谱》(刊《宋代文化研究》第四辑,四川大学 1994年 10 月版)最详备。宋代费兖《梁溪漫志》卷八载陈东遗文《跋蔡君谟〈茶录〉》云:“余闻之先生长者,君...

查看详情

什么是十三经?

国学知识 佚名

经,指儒家传统的经典著作。从西汉到清代,有十三种儒家文献渐次取得“经”的地位,形成了“十三经”。   最初儒家的经典为“六经”,就是孔子所说的“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皮锡瑞《经学历史》中说:“经学开辟时代,断自孔子删定《六经》为始。孔子以前,不得有经。孔子出而...

查看详情

什么是六艺?

国学知识 佚名

六艺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周代所说,指古人所要学习的六中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另外一种是汉代的说法:汉儒以六经为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

查看详情

什么是诸子百家?

国学知识 佚名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风云变幻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激烈而又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诸侯国的阶级关系不断出现新变化,不同的阶级与阶层的代表人物,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于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  正如《汉书·艺文志》...

查看详情

什么是名家?

国学知识 佚名

《汉书·艺文志》载: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名家其中心论题是所谓“名”(概念)和“实”(存在)的逻辑关系问题,所以称“名家”,也称“辩者”、“察士”。名家的代表人物  春秋末,郑国大夫邓析“操两可之说,设...

查看详情

什么是法家?

国学知识 佚名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颇具影响的一个学派,主张以“法”治国,反对仁义;强调明刑尚法、信赏必罚;主张发展经济,富国强兵;主张君主专制,尊主卑臣。  《汉书·艺文志》中有一段评论说:“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

查看详情

什么是墨家?

国学知识 佚名

墨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因创始人墨子而得名。  墨子,名翟,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390年间。  《淮南子·要略》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不满儒家学说,自立学派。  墨子并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批判和改造,从而树立起自己的一面旗帜,在战国时成为与儒家相抗衡的引人注...

查看详情

什么是阴阳家?

国学知识 佚名

“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易经》,“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但两种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  到战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模式,便是以“阴阳消息,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阴阳家以阴阳五行为其基本线路,所以称为“阴阳家”,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

查看详情

什么是杂家?

国学知识 佚名

杂家,列于诸子中,是很鲜明的一派,因为它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将其列为九流之一。  战国末期,经过激烈的社会变革,封建制国家纷纷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便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统一。在这种呼声下,学术思想上出现了把各派思想想融合为一的杂家...

查看详情

什么是五行和五德终始?

国学知识 佚名

《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它也是关于宇宙社会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范畴系统。五行的“行”字,有“运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便是变动运转的观念,也就是“相生”与“相克”。  五行学说...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