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 分类图书

找到 1989 本图书

宋代理学著作《先圣大训》

国学知识 佚名

《先圣大训》六卷。南宋杨简(1141-1125)撰。杨简字敬仲,世称慈湖先生,慈溪(今浙江宁波西北)人。乾道五年(1169)中进士。历任国子博士、着作佐郎、兵部郎官、将作少监、实录院检讨官等职。与袁燮、舒璘、沈焕、并称“甬上四先生”。着有《慈湖遗书》、《慈湖寺传》、《杨氏易传》等。此书搜辑《论语》、...

查看详情

东晋高僧释慧远

国学知识 佚名

慧远(公元334-416年),本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西)人。13岁时随舅父游学洛阳,博综六艺,尤善老、庄。年21时从名僧道安出家,听道安讲《般若经》,豁然而悟,觉得儒道九流都是糠秕。晋哀帝兴宁三年随道安南奔襄阳,13年后前秦攻襄阳,道安分散徒众,慧远自带弟子数十人南下荆州,辗转至寻阳,见庐山秀...

查看详情

慧远禅师

国学知识 佚名

释慧远,本姓贾氏,雁门楼烦人也。弱而好书,年十三,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故少为诸生,博综六经,尤善《庄》、《老》。性度弘伟,风鉴明拔,虽宿儒英达,莫不服其深致。年二十一,欲度江东就范宣子共契,值石虎已死,中原寇乱,南路阻塞,志不获从。时沙门释道安立寺于太行恒山,弘赞像法,声甚张闻,远遂往归之。一面尽敬...

查看详情

学佛必读的十大经典佛经

国学知识 佚名

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部经很短,数百字,但佛理讲得很深,也较易读。中国有些人专门念心经,就可能获得很好的成就。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长度适中,佛理精深,是佛教的核心经典之一,中国佛教很多人长持此经。需要注意的是:这部经主 要是佛对弟子中 ‘解空第一’的须菩提讲的,或者说...

查看详情

南宗禅之形成与禅净合修之盛行

国学知识 佚名

本文先简略地说明禅、特别是最具我国特色之南宗祖师禅之形成,及其五家七宗的传统关系;然后列出自永明延寿后,对禅净双修有理论创新或有重大影响的禅宗大德48位,以说明禅净合修盛行原因及他们对禅净合修圆融理义形成的贡献。从而也使净土法门成为汉地佛教的共宗,而禅亦同时成为各案深层次行持的方法。...

查看详情

元代一部农家日用百科式通书《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国学知识 佚名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是我国古代一部民间日用百科全书性质的通书。原书不著撰人姓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根据书中有大德五年(1301)吴郡徐元瑞《吏学指南序》圣朝字俱跳行,又《永乐大典》屡引用之,认为其为元人书无疑。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云或谓熊宗立撰,清邵懿辰 《四库简明目录标注·王祯农...

查看详情

《沈清传》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国学知识 佚名

朝鲜古典小说。它源于古代口头传说,经过不断加工润色成为书面小说。小说叙述黄州桃花洞盲人沈学圭中年得女,其妻生下女儿沈清七天后,便离开了人世。沈学圭抱着沈清向邻里的妇女讨奶抚养沈清长大。为了照顾眼盲多病的父亲,沈清从11岁时起就独自要饭赡养父亲。一次,沈父在出去迎接讨饭归来的女儿时,不慎落入水中,被梦...

查看详情

朝鲜古典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国学知识 佚名

自古以来,中国与朝鲜半岛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很多朝鲜古代文人曾出使中国,留下了不少描写中国见闻的文学作品,塑造出一系列中国形象。通过对这些形象及其形成原因的考察和分析,我们既可以通过外部视角审视自我,也可以具体了解朝鲜民族的对华认识及其特点。柳梦寅(1559—1623)是...

查看详情

中国思想传统中的文学观念

国学知识 佚名

在西方中心主义研究模式为主的背景之下,对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学观念,研究者们往往是以一种“纯文学”的理念来进行解读和批评。这其中,无论是借用古典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系统,还是现代文学阐释学经典的文本、作者、读者体系,中国传统文学观念中辨丽横肆的思想,及体大虑周的话语集合,常常被这类研究方式所遮蔽、支离...

查看详情

清代侠义小说《云钟雁三闹太平庄全传》

国学知识 佚名

《云钟雁三闹太平庄全传》简介鉴赏侠义小说,五十四回,清无名氏撰, 有道光己酉(1849年)琅环书屋刊小本,和同治甲子(1864年)一笑轩刊本,首有道光二十九年(即1849)夏四月珠湖渔隐序,并绣像八幅。书叙明代天启年间事。“云钟雁”是三家姓合成的:“云”指文华殿大学士云定,他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后从族...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