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地理 分类图书

找到 726 本图书

康熙溧水县志

天文地理 佚名

县令刘登科修,程之望纂。《康熙志》全书二十多万字,共十一卷,另加卷首一卷,是一部纂辑门类比较齐全、收录内容比较详备的县志。该书在继承清初《顺治溧水县志》的基础上修纂而成。全书除“卷首”外,共分十一卷,系统介绍了清代初年溧水县的各个方面,在参考前志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分类。自顺治十三年(1656)到康...

查看详情

崇祯长沙府志

天文地理 佚名

10卷,明雷起龙修,吴道行纂。雷起龙,四川井研县人,明天启五年(1625)进士,崇祯十二年(1639)任长沙知府。吴道行字见可,号嵝山,善化(今长沙)人,诸生,撰有《岳麓书院志》、《善化县志》、《嵝山集》等。是志为吴氏率二子于崇祯十一年始修,次年成书付梓印行,纪事止于刻印年。全书分20门62目,约4...

查看详情

乾隆环县志

天文地理 佚名

清代高观鲤纂修,成书于乾隆十九年(1754)。高观鲤,浙江仁和人,乾隆戊辰科进士,同年任环县知县,亲自动手编志。全志共十卷。卷一沿革:疆域、山川、古迹、城池、县治、仓库、坊市、桥梁;卷二祠祀:墓道;卷三学校:祭器、乐器、书籍、社学、乡饮;卷四田赋:盐课、杂税、物产、风俗;卷五兵防:烽堠、邮传;卷六职...

查看详情

徐霞客游记

天文地理 徐霞客

地理学名著。明徐霞客撰。成书于1640年。共二十卷,约40万字。是作者在多年游历中以日记和散文体裁写下的考察记实,其主要部分是对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或“岩溶地貌”的考察和研究,细致描述其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特点、类型、特征,对观察到的这些地理现象进行类比、总结,并厘订了一系列专用名称...

查看详情

山海经

天文地理 佚名

山水志。作者不详。十八卷。分《山经》五篇,含南山、西山、北山、东山和中山“五经”,又名“五藏山经”。约成于春秋战国; 《海经》分海外南、西、北、东和海内南、西、北、东八经。可能是西汉作品。第三部分《大荒经》分东、南、西、北四经,附《海内经》。疑为西汉以后人作。其中“五藏山经”至为重要,记载平实雅正,...

查看详情

水经注

天文地理 郦道元

40卷。北魏郦道元撰。成书于延昌三年(514)到正光五年(524)的十年之间。《水经》原是记我国古代河流水道的地理学著作,成书于三国时代。此书记载包括长江、黄河在内的河流水道共137条,每水一篇。至宋代,原书散佚。郦道元鉴于此书内容简略,辞不达意,缺乏旁通,而作《水经注》,注文20倍于原文,其学术地...

查看详情

水经注疏

天文地理 杨守敬

清杨守敬、熊会贞合著。四十卷。汇集明清以来研究《水经注》的诸方面成果,为郦学总结性著作。凡郦氏所征引故实,皆注明出典;于郦氏所叙水道,皆详其迁流,并于全祖望、赵一清、戴震诸家的校释,多有订正。初稿完成于光绪三十年(1904)。以篇幅庞大,刊行不易,曾先刊印《水经注疏要删》(1905)、《水经注疏要删...

查看详情

岭表录异

天文地理 刘恂

地理杂志。唐刘恂撰。三卷。恂唐昭宗时人,曾为广州司马,官满居南海,遂作是书。原书早佚,今传本辑于《永乐大典》,共一百二十四条,约一万四千字。其中以记岭南《今两广)草木禽兽为主,兼及民族风俗。虽不分门列目,但各以类聚,别为上、中、下三卷。卷上记飓风、海潮、梧州对岸西火山、廉州珠、富州、宾州、澄州金、瑇...

查看详情

蛮书

天文地理 樊绰

又称《云南志》、 《云南记》、《云南史记》、 《南夷书》、 《南蛮书》、 《南蛮记》。民族地理著作。唐樊绰撰。十卷。绰为安南经略蔡袭幕僚,为应付南诏之扰,故广采史志,及亲历目睹所得,纂为是编。咸通四年(863)成书,次年补附录诸条。一万二千余字。 分云南界内途程、山川江源、六诏、名类、云南城镇、云南...

查看详情

大唐西域记

天文地理 玄奘

简称《西域记》,或称《西域志》、《西域传》、《西域行传》、《玄奘行传》、《玄奘别传》。唐释玄奘(602—664)述,释辩机编。十二卷。玄奘俗名陈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俗称唐僧,通称三藏法师,佛教法相宗创始人。辩机为道岳法师弟子,曾参予玄奘译经,后被腰斩。书成于唐贞观二十年(646)。以...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