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五术 分类图书

找到 3355 本图书

建殊录

玄学五术 吉益东洞

《建殊录》由东洞之门人岩恭敬甫将其师“临床治验卓绝者,辑成一书”。刊于日本宝历十三年(1763)。《建殊录》全书荟萃了吉益氏父子俩毕生的医疗学术经验,对后世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查看详情

琉球问答奇病论

玄学五术 曹仁伯

医论。清曹仁伯撰。一卷。仁伯有《琉球百问》已著录。琉球吕凤仪以临证中所遇到的疑难证治设问,仁伯一一作答,积而成帙。成书于咸丰九年(1859)。载脾湿、肝气内郁、水饮挟热、时邪风毒、痘疹、痢、胎毒、偏枯、奔豚、妊娠惊风、马鼻风、疳积等证,凡二十九则问答,约近万字。问者详叙所治医案与预后,并提出问题;答...

查看详情

医林琐语

玄学五术 陆懋修

清代医家陆懋修所著的一部医学随笔集,成书于光绪年间。全书内容广博,涵盖医理探讨、临床经验、药物辨析、医史评述及医德教育等方面。陆懋修在书中力倡“伤寒为百病之祖”的学术观点,推崇张仲景《伤寒论》,主张以六经辨证为纲领诊治疾病,反对滥用温补时风。他对历代医家如朱丹溪、李东垣等的学说多有评议,既肯定其对医...

查看详情

医粹精言

玄学五术 徐延祚

医论。清徐延祚撰。四卷。延祚有《医意》已著录。此书成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载论凡八十四篇,约四万余言。不分类别,论述医道之重要、博闻强记、读书临证、审病须精、考证度量、医医说、四大家辨等理论问题。但其大部分内容论述临床辨证施治与方药,如论治病不出气血痰瘀、郁无虚病、用药分量法则等,对内、外、妇...

查看详情

存粹医话

玄学五术 陆锦燧

医案医话类陆晋笙。陆晋笙(字锦燧)等撰。成书于1919年。本书卷一、卷二名为《存粹社医报》,卷三更名为《存粹医话》。...

查看详情

客窗偶谈

玄学五术 沈明宗

清沈明宗(生卒年不详)撰。沈明宗字目南,号秋楣,檇李(今浙江嘉兴西南)人。少年时曾学禅宗,兼通医学,为清初名医石楷临初先生高徒。沈氏对仲景之学深有研究。《客窗偶谈》,皆为答客问,认为论医学必明人身脏腑,应乎天时、地理、五运、六气,论虚劳之病,以清心为主,论四十九难有正经自病,有五邪所伤。诸篇皆探源“...

查看详情

怡堂散记

玄学五术 许豫和

医话。清许豫和撰。二卷。豫和有《小儿诸热辨》已著录。是书乃就平日所集读书心得、诊治杂记整理而成。刊行于乾隆五十年(1785)。约三万言。卷上论述风痰、惊风发搐、发热不退、吐泻、时痢等儿科证治,并附医案三十余则,以惊风、温热证治为多,对妇科等成人疾病亦有论述。并论医家必读全经始知治法、诊治杂言等。卷下...

查看详情

周易集解

玄学五术 李鼎祚

易学著作。唐李鼎祚撰。它博采众长,不主一家,因而称之为“集解”。全书十七卷。由于唐初以来受孔颖达《周易正义》的影响,解《易》者往往排斥郑玄《周易注》而独尊王弼《周易注》,李鼎祚认为“郑则多参天象,王乃诠释人事,且《易》之为道,岂偏滞于天下者哉!致使后学之徒,纷然淆乱,各修局见,莫辨源流”,故采历代《...

查看详情

文昌孝经

玄学五术 佚名

《文昌孝经》是道家从自身的自然宇宙观出发,指出人的自然生命承载体的可贵,父母生育子女受尽辛苦,养育子女耗尽心血,子女应该体恤、孝敬父母,并以此道推己及人,由此不但保全自身天性,还可以获得上天赐福科举成功,乃至证果得道,是一部很具有道家特色的弘扬孝道的典籍。...

查看详情

子夏易传

玄学五术 卜商

经学著作。春秋卜商(子夏)撰。是 现存最早的《易经》。已佚。《隋书·经籍志》著录二 卷。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孔颖达《周易正义》及 李鼎祚《周易集解》因引其部分佚文而得已留存。此 书所辑留的只有对《易经》原文进行注释的部分。所 注极为精辟,虽保留下来的不多,但对春秋时代的易 学水平也可窥见一斑,故价...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