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图书

找到 22487 本图书

《礼记》与礼学蕴涵的忧患意识

国学知识 佚名

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是在特定地域环境、特定社会背景与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其独特的文化精神和风格特征的。忧患意识即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层特 质之一,这种无处不在、意味深长的“忧患感”根植于中国文化之整体并弥漫于一切细节。忧患意识始终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历史前进发展 的内在动力,也是中华民...

查看详情

国学12道:老子、孔子、鬼谷子…道道经典!

国学知识 佚名

孔子:为人之道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人要本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做人要诚实,诚信乃做人之本也。做人要自重,严以律己宽于待人。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也!此上就是为人之道,是人都要努力做到!老子:处事之道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

查看详情

国学的主流是儒学 儒学的核心是经学

国学知识 佚名

最近几年,国学热不 断升温。我常有机会去讲话,关于国学我总要谈到一点,国学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非常的广博,非常的复杂,可是在国学里面它有一个主流,这个主流是儒学;儒 学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是经学。我到处都这么说,不是因为今天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经学:知识与信仰”的会议,才说这个话。我讲这个话,不...

查看详情

从《诗经》到《古诗十九首》:野到俗的嬗变

国学知识 佚名

《诗经》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除少数作品为当时统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所写的以外,大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民歌。其 中有不少是游子和思妇之诗。《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估计《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大概不出于东汉后期数十年之间,即至早当在顺帝末 年,至晚亦在献...

查看详情

《周易》的圣人观与儒家的内圣外王

国学知识 佚名

圣人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国内学术界对此的关注却非常不够。[2]以2000年世界易经大会[3]和今年香港 《人文》月刊发行第一百期为契机,本文着重对儒家的圣人问题进行探讨,旨在通过对《周易》的考察而揭示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历史真实性和现实可行性。本文的 探讨分四部分进行:首先,本文将...

查看详情

儒学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国学知识 佚名

儒学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文化存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是,儒学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却是一个因时而异、常讲常新、纷无定论的活话题。由于每一时代的人,所处的语境不一样,评价的尺度自然也就不一样。我们今天探讨儒学的价值,不必拘于前人的见解,但不能不对前人的见解有所了解。弄清楚儒学在前天和昨天的境遇,对于我们...

查看详情

儒家经典著作有哪些?

国学知识 佚名

儒家是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或称为儒教,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它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对中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自古以来,儒家经典留下很多,一起看看儒家经典有哪些,拜读儒家的经典著作。儒家经典有哪些 儒家的经典著作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家圣教十三经。即...

查看详情

阅读国学的重要经典《古文观止》 从唐宋入手

国学知识 佚名

国学可以说是中国历代文化思想的精髓,但是哪些文化思想是精髓却众说纷纭,难有定论。从孔子六经、先秦诸子百家学说到宋明理学,国学浩瀚难以尽书,四库全书以经史子集分类试图囊括中国的典籍,但是庞大繁杂的内容却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消化吸收的。在历代图书中,杨中介教授认为有一本书可以比较系统地把中国思想文化整理得...

查看详情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集体本位

国学知识 佚名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是文化的存在。“观乎人文,化成天下”,文化对人的熏陶和滋养,就像春风化雨一 样,所到之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正是因为其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 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对于我们国家独...

查看详情

国学入门:古代字典常识知多少

国学知识 佚名

《说文解字》 公元100年(东汉) 许 慎 9,353 加上重文1163字,共计收字头10516,字头为小篆,按540部首排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字林》 (晋) 吕 忱 12,824 按《说文解字》540部首排列,已佚。《玉篇》 公元543年(南朝梁) 顾野王 22,726字 按542部首排列,是...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