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图书

找到 23552 本图书

杜甫的诗

学术杂记 废名

书中内容原刊于1956年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共三篇。废名将其拆下,重新排序装订,并将名字改为了《杜甫的诗》,且序号从“二”至“八”,没有“一”,其间文字有少许更动。通过《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前出塞”、“后出塞”三“吏”、三“别”,杜甫的律诗和他的抒情诗,在秦州时写的诗,以及入蜀和在夔州...

查看详情

新诗讲义

学术杂记 废名

《新诗讲义》为废名抗战前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所开“现代文艺”课的讲稿,有油印本,题为“新诗讲义”,后由黄雨提供所藏付印,易题“谈新诗”。包括对《尝试集》《扬鞭集》,以及冰心、郭沫若、沈尹默等人的现代新诗的赏析等。要讲现代文艺,就应该先从新诗讲起,首先就是光荣的《尝试集》。即是说从新文艺创作本身上考察,不...

查看详情

谈“阿Q正传”

学术杂记 废名

《谈“阿Q正传”》是作者废名对鲁迅著作《阿Q正传》的分析和研究,从鲁迅的思想开始,到阿Q这个社会人、这个典型小说,进行分析,恩格斯说:“现实主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之外,还要正确地表现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阿Q的性格是典型的,其所以然就因为阿Q是处在一个典型的环境之中。作者从中抽丝剥茧《阿Q正传》所...

查看详情

作文讲话

学术杂记 章衣萍

《作文讲话》是由北新书局于1930年出版,作者为民国著名作家章衣萍。全书分为十讲,从作文的意义与功能、作文与读书的关系、观察与想象,一直到用字、造句、结构等等,作者都予以精彩的讲述。此书的理念先进,对于指导写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书中除了讲述用字、造句、结构以及各类文体的写作方法外,字里行间所体...

查看详情

海外文学谈

学术杂记 梁遇春

梁遇春创作的文学评论集,收录26篇对海外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评论文章。该书以“絮语”式议论美文为特色,结合了作者个性化的社会人生体验,文字隽永且见解独到。主要围绕海外文学展开分析,内容包括对高鲁斯密斯医生等作家及其作品的评价。书中文章以个性化的社会观察为基础,采用随笔式文体,兼具议论与散文特点。...

查看详情

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

学术杂记 梁启超

梁启超发表于《新民丛报》第一号的文章,分上下两篇,分别介绍了培根实验派之学说和笛卡儿怀疑派之学说。 梁启超认为西方近代社会与古代的根本区别在于 “学术之革新”,近代西方文明建立在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思想之上,他把提出这些思想的培根和笛卡儿称作近代西方文明的始祖。 上篇介绍了培根的 “四假象说” 和科学...

查看详情

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

学术杂记 梁启超

中国近代梁启超评介英国思想家、功利主义著名代表边沁伦理思想的论文。原载1902年《新民丛报》第15号,后收入《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三。在该文中他基本肯定了边沁关于求利求乐即幸福、道德为追求快乐的伦理思想,介绍了边沁关于苦乐是善恶的根源、苦乐是善恶的标准等观点及所创“快乐与痛苦等级表”,称边沁伦理思...

查看详情

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

学术杂记 梁启超

梁启超撰。发表于1903年《新民丛刊》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八、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期。作者认为康德哲学是调和“论定派”与“怀疑派”的产物,其目的在于“搜讨诸智慧之本原,穷其性质及其作用”,因而可称之为“检点派之哲学”。指出康德哲学以分外物为“现象”与“本相”、“现象”可知与“本相”不可知为基础。...

查看详情

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

学术杂记 梁启超

梁启超 1903 年刊于《新民丛报》的《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以吾妻兵治汉译本《国家学》为蓝本,融合自身访美后的政治反思,核心是反对共和制、倡导君主立宪。 文章开篇批判卢梭社会契约论,指出其混淆 “国民” 与 “社会” 概念,导致法国祸乱,而德国因明晰二者区别根基稳固。主体部分阐释伯伦知理核心...

查看详情

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

学术杂记 陆宗达

训诂学文集,中国当代训诂大师陆宗达及其弟子王宁、宋永培著。该书汇集作者团队自1983年起撰写的学术文章,以章黄学派传承者身份融汇传统语言学与现代研究方法。全书系统梳理传统训诂材料与研究范式,通过《说文解字》文本解析与词源考证等案例,阐释训诂学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内容涵盖文字考据方法论、古注今注辨析及...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