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图书

找到 23552 本图书

经学通论

儒理哲学 李源澄

《经学通论》作于1942年,经学为中国文化之源泉,故本书分“论经学之范围性质及治经之途径”“论经文”“论经学流变”“论今古学”“论唐修五经正义以前之经学”“论宋元明经学”“论清代经学”“论读易”“论读尚书”“论读诗”“论读三礼”“论读三传”十二篇,说明经学之性质与后来经学之途径,提出整理过去经学之方...

查看详情

千字偈

佛学宝典 来果

圆人说法,无法不圆,信手拈来,都同拈花─谛。然文字虽非实相,载道亦可利生;事非勾章棘句,无不启迪玄关。矧以河沙妙用,收摄一卷──此也。...

查看详情

大悲缘起

佛学宝典 来果

大哉佛祖!最上法輪,作迷途之寶筏,為長夜之明燈。原夫如來演教,法被時機,於斯宗門,堪為最勝,示教外別傳之嫡旨,接上根利智之高流。真參則諸愆銷殞,深禪則萬善恆持。心王突出,權勢臻隨。萬別千差,咸歸宗窟;五時八教,盡入圓規。行因至果之時,始終不動;利物濟生之處,彼此空函。逐形不礙,上酬覺帝之恩;垂跡無窮...

查看详情

法华特论

佛学宝典 冯达庵

《妙法莲华经》流传中国,隋译比较完备,凡二十七品;文相显豁,都八万言。本论别出手眼,撷其精英,以三十品分配之。义理深奥,迥超余经之上。论列要旨,泰半须宗密法。否则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焉。原夫一乘大道,佛性为根,仅明妙体,可称入门;...

查看详情

谛闲法师法语集

佛学宝典 谛闲

集结了近代天台宗高僧谛闲法师讲经说法之精华。书中对佛法义理的阐释鞭辟入里。如在讲《法华经》时,以 “光照东方万八千,文殊弥勒空□唱。好似眉毛分两边”,生动呈现一光既放、十界全彰之景,引导信众悟明诸法实相,知晓自身本具佛性,得入佛之知见。在解析《弥陀疏钞》时,一句 “心即佛,佛即心,无星秤上两头平”,...

查看详情

唯识研究

佛学宝典 周叔迦

佛教的世界观总括在涅槃经诸行无常偈上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二句中,别处不过发挥这两句的意思。把这两句译成现在通行的文字;诸行便是一切精神现象、自然现象的总名,“常”便是永久不变。所以诸行无常这句便是说一切精神现象、自然现象都不是永久不变的;和上文所说辩证法的世界观一般。生灭是“生住异灭”四相的省...

查看详情

八宗概要

佛学宝典 周叔迦

在叙述八宗大义之前,必须先明了佛教的根本目的,因为各宗的思想体系、修养方法虽各有不同,但都是为达到共同的佛教根本目的的。佛教的教义不是承认人生的合理性,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进化,逐步改善;而是认为人生是不合理的,要求从根本上加以改造,彻底解决。佛教的教义也不承认人们已得的知识是正确的,要求在原有基...

查看详情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佛学宝典 吴立民

《地藏菩萨本愿经》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唐代于阗法师实叉难陀译。全经分为十三品,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时的状况。佛在经中通过赞叹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愿和介绍地藏菩萨在因地修行过程中的事例,以及与菩萨、天王、鬼王的...

查看详情

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

佛学宝典 张曼涛

中国佛教传自印度,就一般情形说,应该是属於印度形态的,但在实际上,今天我们已经很清楚知道,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有著很大的差异,它们的差异不仅是在制度上的,同时也在思想上的。而且,这差异的距离,几乎使人到了发惊的地步。...

查看详情

孔子的宗教层面和“命”的概念

国学知识 佚名

关于孔子的宗教(或者说孔子根本就没有宗教)这个问题已经引发了许多讨论。其中的大部分讨论都是围绕着一个西方词语所作的某种西方定义而展开的。既然西方对于宗教的定义大部分都是指向人与非人类宇宙中引起人们敬畏的神灵层面(而不是仅仅指向人的主观心境或神圣仪礼),因此,我将在这里着重谈孔子对非人类领域的态度。有...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