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祯 的图书作品

找到 17 本图书

广州游览小志

天文地理 王士祯

地理杂志。 清王士祯(1634—1711)撰。一卷。士祯有《秦蜀驿程后记》已著录。康熙二十三年(1684)士祯奉命祭南海,于二十四年二月初十日至广州,四月初一日北归。其间游览广州名胜,撰成此书,载广州光建寺、六榕寺、五羊观、海幢寺、海珠寺、越秀山、蒲涧寺、长寿庵、南园三忠祠等九则。各具位置、建置沿革...

查看详情

池北偶谈

学术杂记 王士祯

笔记。又称《石帆亭纪谈》。清王士祯(1634—1711)撰。二十六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因居宅西有圃,圃中有池,池北有屋数椽,故名。分“谈故”、“谈献”、“谈艺”、“谈异”四类。凡一千二百九十二条,约三十万字。“谈故”记载清典章、科甲制度。如《八旗开科》、《台湾开科》等,“谈献”主要记叙...

查看详情

居易录

学术杂记 王士祯

笔记。清王士禛撰。三十四卷。体例仿庞元英《文昌杂录》。其内容以考辨典籍、品评诗文、议论史事为主,兼记时事和异闻。《四库全书总目》云: “是书乃其康熙己巳官左副都御史以后,至辛巳官刑部尚书以前十三年中所记。”有康熙辛巳家刻渔洋全集本等。此书是他康熙二十八年(1689)官左副都御史以后至康熙四十年官刑部...

查看详情

分甘馀话

学术杂记 王士祯

笔记著作。清王士禛撰。此书系其罢官家居时所撰。书名“分甘”者,取王羲之《与谢万书》中叙其率子孙游桑果林,“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之意。凡四卷,二百七十八则,内容亦非专门论诗,而旁涉政、经、史、地、医、文等。谈诗则多以明、清诗人为对象。“其中《沧浪诗话》一条,独举冯班《钝吟杂录》之说,反复诋...

查看详情

古夫于亭杂录

学术杂记 王士祯

笔记。清王士祯(1634—1711)撰。六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是书为作者罢官归田后所作,写于《香祖笔记》之后。因既无凡例,又无次第,故曰杂录,以所居鱼子山之“古夫于亭”名之。全书四万余字。内容颇杂,经史子集无不涉猎,遇有新奇可感之事亦录之。自序谓无凡例,无次第,故曰“杂”,以所居鱼子山...

查看详情

香祖笔记

学术杂记 王士祯

清王士祯撰。成书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有康熙四十四年序刊本、渔洋山人著述丛书本、光绪间申报馆丛书本、清代笔记丛刊本、笔记小说大观本等。十二卷。为康熙四十二年(1703)、四十三年所作读书札记,内容以记叙传闻轶事,阐述名物源流,评议诗词,考订文字为主,纠正了前代笔记某些错误。也有一些条目反映了社...

查看详情

皇华纪闻

文学艺术 王士祯

志人小说集,作者王士祯。书前有韩菼和作者侄王源序。韩菼序称此书为康熙二十三年作者奉命祭告南海,沿途见闻所作。王源序作于康熙二十九年,可知此书写作于康熙二十三年以后,书成于康熙二十九年之前。本书韩菼序、 《四库提要》及现存王渔洋遗书本均作四卷,唯王源序中称王士祯“因出所著《皇华纪闻》六卷, 命源序”,...

查看详情

渔洋诗话

诗词戏曲 王士祯

诗话。清王士祯(1634—1711)撰。三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此编成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总二百八十二条。士禛号渔洋山人,故名。三卷。论诗遵司空图《诗品》和严羽《沧浪诗话》理论,创“神韵说”,极力推崇王维、孟浩然诗中清远闲淡意境。对当时诗歌创作和理论影响很大。因过分追求不可捉摸的...

查看详情

花草蒙拾

诗词戏曲 王士祯

清代词话著作。1卷。王士禛撰。此书专门品评《花间集》与《草堂诗余》两部词集所收录的作品。王士禛论诗提倡“神韵”,论词也持同样的主张,认为《花间集》与《草堂诗余》的妙处在于蹙金结绣而无痕迹。词须雕组而不失天然,要能够“写照象外”,极妍尽态,以此达到追魂摄魄的目的。本此出发,他高度评价李煜、苏轼、李清照...

查看详情

二家诗选

诗词戏曲 王士祯

诗总集。 清王士祯(1641—1711)删录。二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此集录明徐祯卿、高叔嗣二人诗。徐、高虽名列七子之中,然其诗上规陶谢,下摹韦柳,清微婉约,寄托遥深。士祯之诗实沿其宗。故取二人诗作之菁华,编为此集。徐诗多取自《迪功集》,高诗仅取其五言诗。是集凡一万五千余字。正文含古、今...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