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宝典 分类图书

找到 4807 本图书

律宗纲要

佛学宝典 凝然

凡二卷。日僧凝然撰。收于大正藏第七十四册。本书系以问答体详述律宗教义及其传承。初论会释三聚净戒之典据并诸教所说之同异,及四十八轻戒与八万四千威仪等之关系。次释律宗之教旨、道宣之教判,并举所依之经典。复明如来制三聚净戒之由、道宣所立之性空、相空、唯识等三观教门。最末叙载律宗与律藏于印度、中国、日本三国...

查看详情

东大寺受戒方轨

佛学宝典 佚名

该书详细记载了东大寺授戒的具体流程和相关规定,是研究日本奈良时代佛教授戒制度的关键资料。据书中记载,授戒之际,戒师需要向受戒者讲读《遗教经》。受戒过程包括教发戒缘、羯磨师读表白文、选任羯磨师、受戒者问难、请戒和尚、正受戒法、说戒相、授四依法、教六念法等环节,最后诵回向文,受戒结束。授沙弥戒在形式和顺...

查看详情

东大寺戒坛院受戒式

佛学宝典 实范

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后,于 754 年在东大寺大佛殿前设立戒坛,为圣武天皇、光明皇后等授戒,此后日本开始有了正规的受戒制度。为了规范和传承东大寺戒坛院的授戒仪式,法进根据鉴真僧团带来的戒律传统以及实际授戒情况,撰写了《东大寺戒坛院受戒式》。 详细记载了东大寺戒坛院授戒的具体流程和仪式规范,包括最初法式章...

查看详情

唐招提寺戒坛别受戒式

佛学宝典 佚名

日本惠光撰,是一部关于佛教戒律中别受戒仪式的典籍,对研究日本律宗的授戒仪式和佛教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详细描述了唐招提寺戒坛别受戒式的一系列流程,共包含十五个主要步骤,即受前内请、鸣钟集僧、正行请师、师资登坛、讲遣教经、教发戒缘、受者出坛、差教授师、出众问难、单白入众、正教乞戒、对众问难、正授戒法、略...

查看详情

菩萨戒本宗要杂文集

佛学宝典 佚名

日本觉盛撰。觉盛身处日本镰仓时代中期,是律宗的重要僧侣。宽元二年(1244),他进入奈良唐招提寺,一心投入律学复兴事业,被尊为唐招提寺与戒律复兴之祖,获谥号大悲菩萨 。该文集紧紧围绕菩萨戒展开深入探讨。菩萨戒在佛教中占据关键地位,是大乘佛教修行者需遵循的重要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 。书中涵盖菩萨戒诸多层...

查看详情

菩萨戒通受遣疑钞

佛学宝典 佚名

日本镰仓时代中期律宗僧侣觉盛所撰的一卷佛学着作,主要对菩萨戒通受相关的疑问进行辨析和阐释。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后创建唐招提寺,成为日本律宗总寺院及始祖,但其后律宗宗风消沉,戒坛不振。到镰仓幕府初期,实范、贞庆和觉盛等人大振宗门,致力于律学复兴,觉盛便在此背景下撰写此书,为当时的戒律复兴提供理论支持。 该...

查看详情

菩萨戒通别二受钞

佛学宝典 佚名

一卷,由日本僧人觉盛所撰,是一部围绕菩萨戒 “通别二受” 展开阐释的佛教典籍。菩萨戒作为大乘佛教中重要的戒律体系,其受戒方式与内涵向来为佛教研究者和修行者所关注,而 “通别二受” 正是其中关于受戒仪轨与义理的关键区分。觉盛在书中立足佛教戒律传统,结合相关经典与祖师论述,对 “通别二受” 的概念、差异...

查看详情

通受比丘忏悔两寺不同记

佛学宝典 凝然

日本凝然著,成书于日本鎌仓时代,当时佛教在日本广泛传播且宗派众多,不同宗派对于戒律和修行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和实践方式。凝然基于当时佛教界对于通受比丘忏悔法的不同理解和争议,为了澄清相关教义、规范修行方法而撰写此书。主要讨论了通受比丘忏悔在兴正寺和大悲寺两寺所采用的不同方法及其依据。书中提及兴...

查看详情

菩萨戒本宗要辅行文集

佛学宝典 睿尊

2卷,日本睿尊著,睿尊是镰仓中期高僧,1201 年出生于奈良县,起初学习真言密教,后痛感戒律重要改习律宗,成为真言律宗代表人物,是日本律宗中兴之祖。主要依据《梵网经》来阐释菩萨戒的持犯要义。《梵网经》含六十一品所诠义理,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众生戒本原自性清净。 以持犯为宗,从...

查看详情

应理宗戒图释文钞

佛学宝典 睿尊

日本睿尊著,一卷,主要围绕菩萨戒展开论述,深入探讨了菩萨戒的内涵、意义、受持方法以及相关的戒律规定等,帮助修行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菩萨戒,以达到修行的更高境界。 对《瑜伽师地论》中有关菩萨戒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发挥。《瑜伽师地论》是佛教瑜伽行派的重要论典,其中的菩萨戒部分是大乘佛教修行的重要依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