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宝典 分类图书

找到 4807 本图书

胜鬘经疏义私钞

佛学宝典 圣德太子

日本圣德太子疏,唐明空私钞并序,日本睿尊题记,圆珍题记。公元 7 世纪初,笃信佛教的圣德太子为女帝推古天皇讲赞《胜鬘经》,在此基础上撰成《胜鬘经义疏》。唐大历七年(772 年),入唐僧诫明等将《胜鬘经义疏》带至扬州,唐僧明空阅后制末疏,名之为《胜鬘经疏义私钞》。 江户时代以来的刻本均作 “六卷”,但...

查看详情

一乘要决

佛学宝典 源信

日本天台宗僧人源信撰,收于大正藏第七十四册,该书是源信在 65 岁卧病在床时所著,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当时在东亚地区广泛存在的关于佛性论争以及三乘一乘的权实论争等问题,试图对这些争论作出总结和裁决,以平息相关的纷争。书中依据《法华经》成立一乘真实、三乘方便的观点,认为从佛诞生到寂灭,所有三业皆为一乘,强...

查看详情

汉光类聚

佛学宝典 忠寻

日本平安后期天台宗僧人忠寻撰,《汉光类聚》集中体现了日本天台宗的一些核心思想,特别是本觉思想。它强调一切众生皆有本觉之性,通过修行和化导可以实现觉悟。同时,书中对于 “恶” 与 “止观” 关系的讨论,反映了日本天台宗对善恶观念以及修行境界的独特理解,认为在达到一定的觉悟境界后,“恶” 也可以被视为 ...

查看详情

天台真言二宗同异章

佛学宝典 佚名

日本证真在文治四年著,主要对天台宗和真言宗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书中指出大乘皆是诸佛秘藏实相印,佛因应机缘设教不同,或显或密,各有利益。天台宗强调 “真如随缘”,认为真如能变作诸法,诸法即真如;真言宗则主张 “性相历然”“理事平等”,不仅 “事事无碍”,更是 “理理无边”。在 “烦恼即菩提” 的义...

查看详情

圆密宗二教名目

佛学宝典 佚名

日本僧人惠镇撰,主要对佛教中的圆教和密教进行了分类和阐释,该著作出现在日本佛教发展的特定阶段,当时天台宗和真言宗等宗派在日本广泛传播和发展,各宗派对于佛教教义的理解和阐释存在差异,《圆密宗二教名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梳理和明确圆教与密教的教义、教相而撰写的。...

查看详情

宗要柏原案立

佛学宝典 佚名

日本天台宗贞舜编撰,全书共 6 卷,每卷都围绕着天台宗的核心教义和重要论题展开论述。对天台宗的基本教义进行了深入阐释,包括 “一念三千”“三谛圆融” 等核心概念,帮助读者理解天台宗对宇宙、人生的根本看法,以及如何通过修行达到解脱的境界。 书中收录了许多关于天台宗与其他佛教宗派之间的教理辩论内容,如与...

查看详情

天台圆宗四教五时西谷名目

佛学宝典 佚名

2卷,万治元年(顺治 15 年)和刻本,四教:指藏、通、别、圆四教。藏教即小乘教,为三乘人说阿含经,明但空之理,由析空观入无余涅槃;通教为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共通的大乘初门教,依如幻即空之理,观体空观;别教不共二乘,独为菩萨说,次第观空、假、中三谛悟中道之理,因中道别于空、假,故称但中之理;圆教不论...

查看详情

显戒论

佛学宝典 最澄

日本天台宗开祖最澄撰,3卷,开云显月篇:为卷上的第一篇,主要通过列举各种事例和经典依据,来阐明大乘戒的合理性和重要性,为后续的论述奠定基础。 开显三寺所有国篇:继续在卷上,主要论述了日本国内不同寺院与大乘戒、小乘戒的关系,以及大乘寺和兼行寺的相关情况,通过对建寺本愿、鸣钟等方面的分析,说明大乘戒在日...

查看详情

山家学生式

佛学宝典 最澄

日本天台宗开山祖师最澄撰,全一卷。收于《大正藏》第七十四册。由天台法华宗年分学生式(六条式)、劝奖天台宗年分学生式(八条式)、天台法华宗年分度者回小向大式(四条式)等三部构成。当时日本全国只有奈良东大寺、下野的药师寺、筑紫的观世音寺三处戒坛,且遵循的是小乘的声闻具足戒。最澄通过《山家学生式》,希望在...

查看详情

授菩萨戒仪

佛学宝典 最澄

1 卷,日本天台宗创始人最澄撰写、圆珍注释。最澄曾于 804 年随日本遣唐使来华,从天台宗九祖湛然之弟子修禅寺道邃、佛陇寺行满受天台教义,并从天台山禅林寺翛然受牛头禅,从道邃受大乘菩萨戒。回国后,最澄根据湛然的《授菩萨戒仪》增添和改写了一部分内容,将其作为给比睿山僧众传授菩萨戒时的模板。圆珍是日本天...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