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理哲学 分类图书

找到 1115 本图书

古经解钩沉

儒理哲学 余萧客

经学注疏汇集。三十卷。清余萧客撰。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余萧客,字仲林,号古农。生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卒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78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十五岁时即通九经,酷爱古籍,曾被直隶总督方观承聘请修撰《畿辅通志》。当时的人称赞他的学问在王应麟、顾炎武之间。后教授乡里...

查看详情

古微书

儒理哲学 孙瑴

三十六卷。明孙瑴编。瑴字子双。中国古代阴阳数术及谶纬迷信之学流传颇广,自隋禁图谶以后,其书大多不传。宋代只有易纬数种,至明代,所能得见者更是寥寥无几。瑴曾杂采旧文分为四部,统称“微书”。一曰“焚微”,辑秦以前逸书;一曰线微,辑汉晋间笺疏;一曰阙微,征皇古七十二代之文;一曰删微,即此书。至清代,前三书...

查看详情

度心术

儒理哲学 李义府

本书是古代中国谋略名著。从实用的心理学中提炼出了丰富的“度心”理念,用详实的案例加以阐释,度心术帮你在为人处世、交际办事中抓住对方心理,通过各种手段瓦解和征服对方。如果您希望在社交的各种场合如鱼得水;希望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希望能在商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妨试试度心术。...

查看详情

陈氏尚书详解

儒理哲学 陈经

五十卷。陈经(生卒年不详)撰。经字显之,一字正甫,江南西路安福(今属江西省)人。一说福建长溪人。南宋经学家。庆元间进士,官至奉议郎、泉州泊干。经一生嗜书成癖,启益后学为多。所着除《尚书详解》之外,尚有《诗讲义》、《存斋语录》诸书,已失传。经该书自序称“今日语诸友以读此书之法,当以古人之心求古人之书,...

查看详情

胡氏尚书详解

儒理哲学 胡士行

十三卷。宋胡士行撰。士行南宋时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江南西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至临江军军学教授。此书又称《书集解》、《初学尚书详解》。士行解《尚书》,多以伪孔传为主,异说附后;伪孔传义有未妥,则引杨时、林之奇、吕祖谦、夏僎诸说补正。至诸家说解犹有不妥,则直抒己见。该书兼采诸家说解之长,援据考...

查看详情

夏氏尚书详解

儒理哲学 夏僎

二十六卷。南宋夏僎(生卒年不详)撰。僎字元肃,号柯山,两浙路龙游(今属浙江省)人。南宋着名经学家。据时澜此书序文,僎曾中进士,其他事迹不详。该书博采前人旧说,于林之奇《尚书全解》所取尤多,夏氏为阐明《尚书》义理,于经文反复条畅,深究详绎。其书虽比蔡沈《书集传》稍嫌杂,但在宋人《尚书》说本中,不失为善...

查看详情

读书丛说

儒理哲学 许谦

六卷。元许谦撰。谦字益之,晚号白云老人,学者称白云先生。江浙省金华(今属浙江省)人。元代着名学者、文学家。谦自幼勤奋好学,于书无所不读,延璠初,居东阳八华山讲学,从学者多至千余人,四方之士以不及其门为耻。无意功名仕途,里居四十年,公卿屡荐,皆不就。卒谥文懿。《元史》入《儒学传》。着述除《读书丛说》之...

查看详情

古文尚书冤词

儒理哲学 毛奇龄

清毛奇龄与阎若璩等相辩诘,为梅賾所献《古文尚书》鸣 “冤” 而力辩其为真的著作。8卷。作者摘取《隋书·经籍志》之文为据,认为梅賾所献者乃《孔安国尚书传》而非《古文尚书》; 说《古文尚书》本传习世间,但贾逵、马融诸儒未能得见。认为《孔安国尚书传》为伪,而《古文尚书》为真。其书包括总论、今文尚书、古文尚...

查看详情

洪范口义

儒理哲学 胡瑗

二卷。宋胡瑗讲授,瑗门人编录。《洪范》系《尚书》重要篇目,旧传为商末箕子所作,近人或疑出自战国时人之手。周武王灭商后,向箕子询问治国方略,箕子依据《洛书》,详细阐述了五行、五事、八政、五祀、皇极、三德、稽疑、庶征、九福等九种大法,此为《洪范》主要内容。汉儒自伏生下至京房、刘向诸人,以阴阳灾异附会其文...

查看详情

洪范明义

儒理哲学 黄道周

四卷。明黄道周撰。《洪范》系《尚书》重要篇目之一,其主要内容详见《洪范口义》条。此书系崇祯十年(1637)道周官左谕德掌司经局时所进呈朝廷者,其进书序称“上卷言天人感召、性命相符及好德用人之方;下卷言阴骘相协、彝伦条贯、旁及阴阳历数之务;初、终两卷,考正篇章,分别伦序。”道周受伏生、董仲舒、刘向影响...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