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理哲学 分类图书

找到 1115 本图书

老子的智慧

儒理哲学 林语堂

林语堂著,林语堂先生以其特有的笔调和论述方式谈老子思想的一本书。该书按《老子》原有的顺序对八十一章分别予以语译和解说。每一章的解说均是按该章宗旨进行分节讨论。解说是把老子智慧放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予以思考,尤其注重老子与孔子、庄子的比较。书中把《老子》八十一章按内容概括为七篇,分别为:道之德、道之训...

查看详情

孔子的智慧

儒理哲学 林语堂

《孔子的智慧》为林语堂文集之一,共分11章,其中《孔子传》首次把孔子的传记译成英文,这是孔子最早的传记,也是孔子惟一的传记,依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孔子世家》英译;《中庸》给儒学系统一个完整适当的基础;《大学》虽然在伦理与政治之间,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国家世界之间的立论未必允当,文字则是前后一贯的论辩;...

查看详情

辜鸿铭讲论语

儒理哲学 辜鸿铭

《辜鸿铭讲论语》作者是辜鸿铭。本书不但语言精练,词意精达,而且在讲解的过程当中纵贯中西,援引歌德、卡莱尔、阿诺德、莎士比亚等西方著名作家和思想家的话来注释某些经文,将注释中将书中出现的中国人物、中国朝代与西方历史上具有相似特点的人物和时间段作横向比较,帮助那些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西方人更好地把握儒家...

查看详情

解厄书

儒理哲学 晏殊

晏殊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与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解厄书》深受其生平经历与思想精髓的影响,是一部指引心灵解脱的智慧之作。晏殊一生仕途坦荡,却始终保持淡泊名利的心。他以超凡的智慧和豁达的心态,将每一次困境视为成长的契机,不断修炼自我,实现了心灵的超脱与自由。《解厄书》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深...

查看详情

五经说

儒理哲学 熊朋来

七卷。元熊朋来撰。朋来字舆可,学者称天慵先生,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南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仕元为福清县判官。除此书外,尚有《小学标注》、《天慵文集》等。此书亦称《熊先生经说》,包括 《易说》、《诗书说》、《春秋说》、《三礼说》、《大小戴记说》、《杂说》六部分。朋来之学恪守宋人,完全继承师说,门户所...

查看详情

经问

儒理哲学 毛奇龄

十八卷,清毛奇龄著。为毛奇龄平日说经之语,由门人编辑成书,用一问一答的体例,故名《经问》。此书外附《经问补》三卷,为其子毛远宗所补。书中论褚师声子不解韈;论肃容、肃揖、肃拜三者之分;论妇人不称敛袵;论稽首、顿首之误用;论杜预注丘甲之非;论《仪礼》出二戴,《戴记》不出二戴;论《甘誓》不遯于荒野;论姓分...

查看详情

春秋集传释义大成

儒理哲学 俞皋

十二卷。俞皋(生卒不详)撰。俞皋字心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元代经学家。俞皋同乡赵良金为宋宗室,进士及弟后为广德军教授,宋亡不仕,以《春秋》教授乡罢。俞皋即从师于赵氏。此书一守良金之说,于经文之下,备列三传及《胡传》之文。吴澄《序》因而合称为“四传”,此后诸儒因之,“四传”之名抬高了《胡传》之地位。...

查看详情

礼记集说

儒理哲学 卫湜

一百六十卷。宋卫湜(生卒年不详)撰。湜字正叔、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历官武进令、朝散大夫、知袁州等。精于礼学,学者称为栎斋先生。是书始作于南宋开禧嘉定年间,宝庆二年(1226)成书并上表朝廷,九年后,即嘉熙末年复加修订,定为此本。自作《前序》、《后序》、《跋尾》,述其撰写始末颇为详细:盖首尾阅三十余...

查看详情

礼记述注

儒理哲学 李光坡

二十八卷。清李光坡(1651-1723)撰。光坡字耜卿,廪膳生,家居不仕,性至孝。为学以宋儒是宗,专意于《三礼》。着有《周礼述注》、《仪礼述注》、《皋轩文集》等。是书成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乃专为驳正陈氏《礼记集说》而作。其《自序》云:“始读陈氏《集说》,疑其未尽,及读注疏,又疑其未成。如《序...

查看详情

生活的艺术

儒理哲学 林语堂

林语堂著。作者用英文写成1937年美国纽约约翰·黛公司出版,成为当时美国的畅销书。经林语堂特许,由黄嘉德译成中文,1939年西风社出版。此书的第二个译本,由越裔翻译,1940年上海世界文化社出版。《生活的艺术》全书共14章,每章之内又有若干小节,是一部全面性评论著作。林语堂对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非...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