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 分类图书

找到 1989 本图书

元杂剧剧本《梧桐雨》

国学知识 佚名

《梧桐雨》是元代白朴撰写的杂剧剧本。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载,全名作《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天一阁本、孟称舜本、《说集》抄本、曹栋亭本等《录鬼簿》及明人朱权《太和正音谱》,皆题元白朴撰。这部杂剧无单行本,收入明人戏曲选集中,今存臧晋叔编《元曲选》本、孟称舜编《酹江集》本、脉望馆校《古名家杂剧》本、顾曲...

查看详情

元杂剧剧本《墙头马上》

国学知识 佚名

《墙头马上》全名《裴少俊墙头马上》,也称《鸳鸯简墙头马上》。杂剧剧本。四折。元白朴撰。刊行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又字太素,号兰谷。生于金正大三年(1226年),卒年不详。隩州(今山西河曲)人。少年失母,由父执元好问抚育。后流亡聊城。身经异代,屡遭磨难,拒绝出仕,自比嵇康...

查看详情

元杂剧剧本《冤家债主》

国学知识 佚名

《断冤家债主》也叫《冤家债主》、《崔府君》,全名《崔府君断冤家债主》,主要写张善友因失财、得财而招致兴家、败家后果的故事。晋州古城县的张善友平日看经念佛,修行办道,为人良善。他被一个为埋葬亡母、表其孝心、出于无奈而做贼的赵廷玉偷去一生苦挣的五两银子,妻子叫喊捉贼,他制止说:“悄悄里缉访贼人便了。”五...

查看详情

元杂剧剧本《看钱奴》

国学知识 佚名

《看钱奴》全名《看钱奴买冤家债主》,主要写周荣祖一家由富变贫、由贫变富的过程。剧本写了两个因果报应的故事。第一个因果报应的故事是周荣祖家的变故:第二个因果报应的故事是贾仁的荣枯。周荣祖是汴梁曹州人氏,先世广有家财,因祖父周奉记敬重释门,起盖一座佛院,每日看经念佛,祈保平安。至其父亲,一心只做人家,为...

查看详情

元杂剧剧本《包待制智勘后庭花》

国学知识 佚名

《后庭花》全名《包龙图智勘后庭花》,又作《包待制智勘后庭花》。主要写两桩命案的经过及包拯对两案的查究。此剧前两折的主角是廉访使赵德方手下的祗侯人李顺,李顺作为祗侯人,一方面常受人欺,另一方面经常欺人。他在剧中既是受害者,又是害人者,主要以被害者出现。皇帝赐赵廉访使一个女子名王翠鸾,和她的母亲一起来到...

查看详情

元杂剧剧本《金凤钗》

国学知识 佚名

《金凤钗》全名《宋上皇御断金凤钗》,主要写秀才赵鹗的一段坎坷经历。郑州人赵鹗,应试落榜,一家三口人住在状元店修习,店小二为激发他应举,故意怂恿其妻向赵鹗讨休书,自己向赵鹗索店钱,赵鹗七岁儿子福童喊肚子饥要吃饭,赵鹗被逼之无奈,只好答应当日便去求官应举,若不得官,决不回家。赵鹗一举状元及第,不意在丹墀...

查看详情

元杂剧剧本《忍字记》

国学知识 佚名

《忍字记》全名《布袋和尚忍字记》,又名《布袋和尚醉屈忍字记》,主要写罗汉转世的财主刘均佐,生性悭吝,经过布袋和尚(为弥勒尊者化身)反复点化,出家苦修,终成罗汉的故事。刘均佐原是上方贪狼星、第十三尊罗汉,因在佛祖讲经时起一念思凡之心,罚往汴梁刘氏门中,投胎托化为人,娶妻王氏,生男名佛留,生女名僧奴,是...

查看详情

元杂剧剧本《疏者下船》

国学知识 佚名

《楚昭公》又名《疏者下船》,全名《楚昭公疏者下船》(“公”一作“五”),主要写春秋时楚国遇难得救的故事,颂扬忠臣申包胥、良将伍子胥和楚昭公的贤妇及孝子。(一)此剧以吴楚争湛卢宝剑开始。湛卢宝剑是吴国当年征伐越国时所得,乃世之奇宝,不意此剑飞入楚国,吴国屡屡派人索取,楚却不予付还,于是便引起楚人吴将子...

查看详情

元杂剧剧本《渑池会》

国学知识 佚名

《渑池会》全名《保全公径赴渑池会》,主要写战国时赵国蔺相如两次胜利出使秦国并与廉颇和好的故事。战国七雄纷争,五国皆伏于秦,唯有赵国不服。秦昭公为占有赵国的楚和氏玉壁,派使命到赵,要求赵遣人送玉壁至秦,换取秦国十五座城池,两国修好;如若不从,干戈相见。赵国大将廉颇主张不送玉壁,如起干戈,兵来将迎,水来...

查看详情

元杂剧剧本《谇范叔》

国学知识 佚名

《谇(同唬)范叔》全名《须贾大夫谇范叔》,写战国时辩士范睢贫贱时立功受辱、为相后倚势复仇的故事。齐国遣孙膑于马陵山射杀庞涓,掳了公子申。魏曾教齐三年一进贡。这第三年,魏惠王染病不起,命丞相魏齐权国。魏齐欲派中大夫须贾前往齐国,一来还其三年贡物,二来求放公子申还朝,重修两国之好。须贾自觉“生而拙讷,不...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