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五术 分类图书

找到 3358 本图书

周易辑闻

玄学五术 赵汝楳

南宋赵汝楳撰。六卷,附《易雅》一卷,《筮宗》一卷。《通志堂经解》本。此书系汝楳承其父善湘之学而作。其《辑闻》六卷,阐说六十四卦经传义旨;所附《易雅》一卷,略仿《尔雅》释《诗》之例,类释《易》学名义;《筮宗》一卷,则考述《易》筮。于《辑闻》中,谓《说卦》、《序卦》、《杂卦》皆为汉儒窜入,《系辞传》亦非...

查看详情

周易象旨决录

玄学五术 熊过

明熊过撰。七卷。《四库全书》本。此书大旨,颇取汉代《易》家重视《易》象之说,并对《周易》经传文字、音义多有考证辨析。《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据过《自序》,初名《易象旨》,后遂加‘决录’之名。案《三辅决录》,名始赵岐,而命名之义,古无传说。以意推之,盖定本之谓也。自序称:“初闻闽人蔡清善为《易》,...

查看详情

周易观彖

玄学五术 李光地

清李光地撰。十二卷。《李文贞公全集》本。此书用孔颖达《周易正义》本,大旨在阐述《易》理,兼参《易》象。《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光地尝奉命纂修《周易折中》,请复用朱子古本;是编乃仍用《注疏》本,盖成书在前也。其《语录》及《榕村全集》所载,颇申明先天诸图;而是编则惟解《说卦传》‘天地定位’一章,附举此义...

查看详情

周易要义[四库本]

玄学五术 魏了翁

南宋魏了翁撰。十卷。《四库全书》本。此书系魏氏所撰《九经要义》中的第一种,其大旨欲熔象数、义理于一炉以解说《易》义,故采摭旧说至为严谨,自下己意亦多精当。《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方回《桐江集》有《周易集义跋》,载了翁尝言:‘辞变象占,《易》之纲领,而繇彖象爻之辞,画爻位虚之别,互反飞伏之说,乘承比应...

查看详情

易学启蒙意见

玄学五术 韩邦奇

明韩邦奇撰。五卷。《四库全书》本。此书旨在阐明朱熹《易学启蒙》之说。《四库全书提要》指出:“一卷曰《本图书》,二卷曰《原卦画》,皆推衍邵氏之学,详为图解;三卷曰《明蓍策》,亦发明古法,而附论近世‘后二变不挂’之误;四卷曰《考占变》,述六爻不变及六爻递变之旧例;五卷曰《七占》,凡六爻不变、六爻俱变及一...

查看详情

周易集说

玄学五术 俞琰

元俞琰撰。四十卷。《通志堂经解》本。亦称《俞氏易集说》。俞氏曾裒集历代《易》家之说为《大易会要》一百三十卷,后乃掇其精华以成是书,前后历三十多年而四易其稿。其初宗主程颐、朱熹之说,后于程、朱之外自出新义,颇有创获精审之处。《四库全书提要》指出:俞氏立说,虽有离奇怪异者,“然其覃精研思,积三、四十年,...

查看详情

周易集传

玄学五术 龙仁夫

八卷,元龙仁夬著。书成于至治辛酉年(1321年)。《吉安府志》:“仁夬《周易集传》十八卷,立说主《本义》(即朱熹《易本义》),每卦爻下各分变象辞占。”今存唯八卷,仅上、下经及《彖》、《象》完具。其书即象诂义,于卦象、爻象互观析观,反复推阐,多发前儒所未发,而上下经及《彖传》、《象传》俱全。其阐说《易...

查看详情

周易通论

玄学五术 李光地

四卷。清李光地撰。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福建安溪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谥号文贞。此书综论易理,各自成篇。一卷、二卷发明上经、下经大旨。三卷和四卷则发明《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之义。首为 《易本》、《易教》二篇,其次论卦爻、象、彖、时位、德应、河图、洛书、占筮、...

查看详情

周易辨画

玄学五术 连斗山

清连斗山撰。四十卷。《四库全书》本。此书释《易》,专就卦画为之详辨,虽或不免附会之失,然亦颇有揭明精理之处。《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大旨,谓一卦之义在于爻,爻画有刚有柔,因刚柔之画而立之象,即因刚柔之画而系以辞,其道先在于‘辨画’,故以为名。此书认为一卦之义在于爻,爻画有刚有柔,因刚柔之画而立之...

查看详情

复斋易说

玄学五术 赵彦肃

六卷,宋赵彦肃著。赵彦肃号复斋,其书故名。大旨在依象数以求理, 言象数以六爻为主。以为先圣作《易》,有画而已;后圣系其辞,一言一字皆自画中来。其说与朱熹不合。故《语类》谓其说太精,取义太密,或伤简易之旨。《通志堂经解》本。此书大旨,欲缘《易》之象数,以求义理。《四库全书提要》出:“彦肃所著有《广杂学...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