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图书

找到 23115 本图书

诗词戏曲 曹禺

四幕话剧。曹禺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1942年12月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作者改编的《家》,不是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从事件到人物的再创造。小说《家》着重描写觉慧对封建家庭的反抗,而剧本《家》则着重表现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和青年一代对它的反抗。剧作保留了小说中“觉新成亲”、“兵变”、...

查看详情

胆剑篇

诗词戏曲 曹禺

5幕历史剧。原名 《卧薪尝胆》,发表时定名为《胆剑篇》。与梅阡、于是之合作,曹禺执笔。创作于1960年,连载于1961年《人民文学》第7、8两期,1962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勾践卧薪尝胆、兴越灭吴的历史事实,《左传》《史记》《吴越春秋》等史籍中早有记载。曹禺在掌握史实,把握历史精神与人物事...

查看详情

明朗的天

诗词戏曲 曹禺

话剧剧本。编剧曹禺。载《人民文学》1954年9、10月号。剧本写的是1948年12月北京解放前夕,原美国“煤油大王”洛克菲勒创办的燕仁医学院的著名细菌学家凌士湘,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和贾克逊违背人性用中国人作细菌实验的罪恶一直认识不清。后来当他得知贾克逊为做伤寒斑疹实验而害死了工人赵树德的妻子,明白了...

查看详情

诗词戏曲 曹禺

多幕话剧,只发表了两幕。创作于1944年至1945年间,连载于1946年《文艺复兴》第1卷第3期至第5期。《桥》主要反映了抗战时期民族资本家同官僚资本家的斗争。“桥”是一种象征,如要到达彼岸的幸福世界,就要架起一座桥来,寄寓着剧中的那些爱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献身精神。也表明了曹禺对推翻旧世界,迎来光明...

查看详情

柔蜜欧与幽丽叶

诗词戏曲 曹禺

5幕话剧。1943年根据英国莎士比亚同名剧(朱生豪译《罗密欧与朱丽叶》)翻译。1944年3、6月在《文化修养》第2卷第3至4期连载,署名曹禺。同年由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前有曹禺作《前言》。故事描写中古时代,意大利梵罗那城内,有两个声威相等的世家猛泰和凯布,他们很早就结下了世仇。但两家的独生...

查看详情

镀金

诗词戏曲 曹禺

独幕喜剧。曹禺改编、导演并参加演出。1936年根据19世纪法国喜剧作家拉毕虚的3幕喜剧《迷眼的砂子》改编。曹禺认为,《镀金》容易有舞台效果,“可以使初学表演的人尝尝初次面对观众是什么滋味。……这个戏的演出风格的高低,会因演员的修养水平的高低而大不一样,……很能考验演员与导演的修养水平”。1936年1...

查看详情

冬夜

诗词戏曲 曹禺

独幕悲剧。1929年根据Neith Boyc的同名独幕剧改译。同年12月发表于《南大周刊》第77期,署名小石。一个冬天的夜晚,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农场主家中,弟弟阿贤去世,哥哥阿光与弟媳阿慈送葬回来。随着剧情的展开,往事一一展示在读者眼前。阿光青年时也曾有过事业心,后来一度沉沦,只是因为偷偷爱上了弟媳阿...

查看详情

日出[电影]

诗词戏曲 曹禺

故事片。载《收获》1984年第3期。根据曹禺同名话剧剧本改编。上海电影制片厂1985年摄制,曹禺、万方据曹禺原著改编,于本正导演。陈白露(方舒饰)和诗人丈夫分手,带着他的《日出》诗集来到上海,很快以美色和手腕变成名噪一时的交际花。她忙碌极了,刚拍完电影就被邀请到俱乐部参加为河南灾民募捐的义卖晚会。洋...

查看详情

日出[话剧]

诗词戏曲 曹禺

4幕话剧。创作于1935年,连载于《文学季刊》 第1期至第4期,1936年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单行本。《日出》所展示的是30年代中国都市生活的真面目,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世界。剧中的重要人物陈白露,少女时代,为了追求光明与自由,毅然与旧家庭决裂,踏上寻求个性解放的道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勇气...

查看详情

正在想

诗词戏曲 曹禺

独幕喜剧。1939年根据墨西哥作家约瑟菲纳·尼格里的 《红丝绒的山羊》大意重写。1940年7月发表于上海《剧场艺术》第2卷第6、7期合刊,同年10月由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单行本。曹禺认为原作是个“很有乡土气息的作品”,因而在改编时,把背景搬到了北京天桥,那里是各种艺人麇集的地方。此剧写马家班班主老...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