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图书

找到 23552 本图书

俄国文学史

学术杂记 郑振铎

本书为对郑振铎先生俄国文学史方面研究成果的辑录。本书是中国首次完整系统地勾勒出俄国文学发展史基本线索的奠基之作,或者说是对俄国文学发展史的基本风貌作了鸟瞰式的把握。内容包括普希金与李门托夫;歌郭里;屠格涅夫与龚察洛夫;戏剧文学;文艺评论;柴霍甫与安特列夫等十四章。...

查看详情

海源阁书目

学术杂记 杨保彝

四卷。清杨保彝撰。杨保彝(约1855—1925),山东聊城人,出身仕宦书香门第,先辈皆藏书名家。此目又称《海源阁书目》、《宋存书室藏宋元秘本目录》。收宋元明善本及精抄珍籍四百五十五部,其中宋本一百零八部、元本八十三部、明本三十二部、校本一百四十一部、抄本九十一部,计一万一千二百卷,包括了其父杨绍基所...

查看详情

文献学讲义

学术杂记 王欣夫

王欣夫著。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初版。该书是作者在大学教文献学课的讲义,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言部分,讲述文献学的涵义和学习文献学的目的和要求。第二章目录,讲述目录学的重要,目录的起源、演变、分类、体例、史家目录、补史目录、官家目录、私家目录、地方著述目录、专科分类目录。第三章版本,讲述版本的起源、发...

查看详情

中书

学术杂记 刘咸炘

本书创作于1924年,是刘咸炘完成的'推十之学'的接引性论著,作者坚持传统学术研究范式,主张通过典籍整理延续文脉。该论著作为'推十之学'的接引性文本,反映了近代四川学人在学术转型期的思想立场。...

查看详情

中国书学浅说

学术杂记 诸宗元

民国藏书家、书画家诸宗元所著的书法理论著作。该书以浅近文字写成,旨在为书法爱好者提供入门指导。 诸宗元认为历代论书者往往 “陈义过高,不切今用” 或 “词旨渊雅,难于通俗”,故撰写此书以方便初学者。书中内容丰富,涵盖书体分析、笔法研究、字之结体及运用、学书之次第、中国历代制字之概述、中国历代书家与论...

查看详情

中国画学浅说

学术杂记 诸宗元

诸宗元认为,历代论书者往往 “陈义过高,不切今用” 或 “词旨渊雅,难于通俗”,论画则或总论,或专论,或偏于鉴赏,不易为后学提供借鉴。因此,他试图以浅近的文字、直白的文风编写《中国画学浅说》,“意在便于实习”,将自己的研习实践心得融入其中,为中国画爱好者提供入门指导。该书包含例言、绪论、画体之分别、...

查看详情

目录学

学术杂记 刘咸炘

《目录学》是刘咸炘在四川教授目录学课程时的讲义,该书分著录、存佚、真伪、名目、篇卷、部类、互著别裁、次第、题解、版本、校勘、格式、文字、末论共 14 篇,是较为完整的目录学讲章。刘咸炘提出 “明统知类” 的目录学观,主张重新整理四部,强调目录学在揭示学术统系和类别关系方面的重要性,拓展了目录学的研究...

查看详情

叶鋆生谈文字与书道

学术杂记 叶鋆生

叶鋆生视 “文字” 与 “书道” 为中国文化传承的一体两面,前者是根基,后者是含学统与审美实践的学问体系,二者共筑理解传统文化的枢纽。 书中提出,研究人文史先通文字,其研究要兼顾形、音、义,先掌整体再深耕。《说文解字》为文字学大宗,“六书” 是解析文字构造与用法的关键:象形、指事为 “文”,是造字基...

查看详情

中国绘画史

学术杂记 陈师曾

近代中国绘画史研究的开山之作,陈师曾,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来自江西义宁(今江西省修水县),是一位著名的美术家与艺术教育家。 这本书源于陈师曾在艺校讲授中国绘画史时的授课讲义,在他去世后得以刊印出版。全书共分三编,系统地介绍了从三代以下至明清两代的绘画艺术历史。其中,第一编为上古史,分六章叙述了...

查看详情

续校雠通义

学术杂记 刘咸炘

刘咸炘继章学诚《校雠通义》而作的目录学专著,共十七篇,初稿成于 1919 年,1928 年在成都大学讲授目录学时修订出版,收入《推十书》。刘咸炘(1896—1932),字鉴泉,四川成都人,近代目录学与史学名家,学术上承章学诚,主张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并以 “明统” 补 “知类”。全书十七篇,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