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图书

找到 23115 本图书

会饮

外国名著 柏拉图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著。它的主题是讨论爱情,其中包含着作者丰富的哲学和美学思想。这篇对话通过记述苏格拉底等7人在阿伽通家酒宴上所作的对于爱神的7篇颂词,论述了爱的对象、美的本质以及如何认识真正的美等问题。作者假托苏格拉底从麦地那女巫忒阿梯玛处听到的爱情学说,认为“爱...

查看详情

斐德若

外国名著 柏拉图

这篇对话讲述了对修辞术狂热的美少年斐德若与苏格拉底相遇,并同他分享一篇新得到的文章,文章的作者修辞学家莱什阿斯主张:没有爱情的人比有爱情的人更值得被爱。听完斐德若朗诵完这篇文章以后,苏格拉底在神的激励下,另作了两篇关于爱情的文章,一篇与莱什阿斯的观点类似,一篇则与之完全相反。接着,他们以这三篇文章为...

查看详情

解释篇

外国名著 亚里士多德

又译为《命题篇》或《论解释》。亚里士多德《工具论》六篇之一。全篇的中心议题是关于命题的解释。在第一至第四章,根据柏拉图对句子分析的观点研究了名词和动词,分别给它们下了定义,论述了它们的种类和用法。亚里士多德认为,独立的思想和语句、语词无所谓真实与否,只有当思想和语词结合在一起时,才有所谓真实与谬误。...

查看详情

范畴篇

外国名著 亚里士多德

归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名下真伪有争议的著作。主要讨论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本体论方面的问题。全书共15章。第1章讨论同名异义的东西,同名同义的东西;由引申得名的东西。第2章讨论简单用语和复合用语的区别,指出本体的第一个标准:本体既不可以用来表述一个主体,又不存在于一个主体中的东西。并从肯定和否定方面列出四...

查看详情

前分析篇

外国名著 亚里士多德

亦译《分析前篇》。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2卷。主要讨论逻辑学中三段论和推论的规则。第1卷46章。阐明该书讨论的主题和范围;纯粹命题的换位;必然命题和偶然命题的换位;纯粹三段论的三个格及其共同特征;三段论的前提的质和量;名辞、命题和结论的数目;每一格中要建立和否决的各种命题;三段论论证式区别;用于一切问...

查看详情

后分析篇

外国名著 亚里士多德

亦译《分析后篇》。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专门讨论逻辑学中三段论。2卷。讨论的重点,从《分析前篇》的推论规则,转入知识问题。提出什么是知识,如何获得知识,如何确保其真,如何扩大和系统化知识等。第1卷共34章,可分为5组。第1组包括第1—3章,讨论知识和证明。第2组包括第4—15章,讨论证明及其前提。第3...

查看详情

论题篇

外国名著 亚里士多德

亦译《正位篇》、《论题篇》、《论辩常识篇》等。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专门论述推论问题,是其《工具论》中篇幅最长的一篇。主要探讨辩驳双方在辩论中如何避免陷于自相矛盾的方法。全书8卷。第1卷导论共18章。第2—3卷讨论偶有性问题。第4—5卷讨论种和特性。第6—8卷分别讨论定义。在提供若干补充说明后,以诡辩...

查看详情

辩谬篇

外国名著 亚里士多德

亦译《论诡辩式的反驳》、《论智者的驳辩》。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是其《工具论》六种著作的最后一种,可以看作第五种著作《论辩篇》的第9卷或附录。全书共34章,继承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早期著作中攻击智者派的方法,集中讨论诡辩式的三段论问题。目的是为了获得论证中必需的修养。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章)导言,...

查看详情

生命的奋进

类书文集 佚名

1984年时报出版出版,作者是唐君毅、徐复观、牟宗三、梁漱溟。这部书最令人激赏的是,选录的是四位学问家探索学习的过程,展现出来的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实存的体证,令人感觉更为亲切。了解这几位前辈的学术,自然必须读他们大部头著作,但把握这常惺惺的一念,有生命的奋进的向上心,有对于世界人生的悲情,这已经有...

查看详情

光绪雄县乡土志

天文地理 刘崇本

雄县人刘崇本编纂的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乡土志书,成书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 刘崇本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举人,精研经史、汉学、金石考据、文学,热心地方志,还曾参与或总纂 1929 年版《雄县新志》等多部地方志书。 该志书介绍了雄县的地理环境、山川道路,记载了当地从康熙九年到光绪十...

查看详情